有多久,沒有好好哭一場了?
不是那種故作姿態、惹人憐惜的啜泣,也不是戲劇裡誇張渲染的嚎啕。而是真真實實,像童年時那樣,因為一點委屈、一絲失落,或是突如其來的巨大感動,讓溫熱的液體毫無預警地湧出眼眶,順著臉頰滑落,帶著鹹澀,卻也洗滌了心上的塵埃。城市的光影流轉得太快,我們學會了用微笑包裹盔甲,用忙碌填滿空隙,用「我很好」來應對所有探詢。堅強,彷彿成了長大後必須佩戴的勳章,熠熠生輝,卻也沉重冰涼。於是,眼淚這種太過柔軟、太顯脆弱的語言,便被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藏在眼底深處,藏在深夜無人的角落,久而久之,竟像是遺忘了它的存在,甚至,遺忘了自己原來是需要它的。方格子的這個「#落淚挑戰」,像一聲溫柔的提醒,在喧囂中悄然響起。它問我們,是不是忘了怎麼哭,忘了眼淚其實是靈魂的出口?
我想起多年前,一個夏日午後,收音機裡傳來一首老歌,旋律並不特別哀傷,歌詞也非字字泣血,可就在某個轉音處,毫無來由地,我的眼淚就這樣掉了下來。不是因為憶起了某段逝去的戀情,也不是感懷年華的流逝,更像是一種,被旋律裡某種純粹的、近乎天真的東西觸動了,瞬間瓦解了所有日常堆砌的防備。那一刻,沒有旁人,只有蟬鳴、微風,和淚水靜靜流淌的聲音。那是一種釋放,也是一種與內在自我久違的重逢。
有時,觸動淚腺的,是書頁裡一句深刻描寫遺憾的句子,讓人恍然驚覺,原來自己心底也有著相似的缺口。有時,是電影散場燈亮起時,為劇中人物的命運流轉而嘆息,那淚水,彷彿也流給了平行時空裡,可能做出不同選擇的自己。更多時候,或許是翻看舊照片,看見早已遠離的親人、或是已經奔赴彩虹橋的毛孩,牠們曾經溫熱的依偎、無條件的信任,凝結在泛黃的影像裡,瞬間就能讓淚水潰堤。
眼淚,從來不是軟弱的同義詞。它更像是一種誠實,一種面對內心感受的勇氣。它像雨水,滌淨蒙塵的窗,讓我們重新看清世界的輪廓,也看清自己真實的模樣。那些積壓在心頭,說不清道不明的鬱結、懊悔、感動與溫情,往往就在一場酣暢淋漓的哭泣後,悄悄地和解,沉澱。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也感覺心頭沉甸甸的,如果你也忘了上次為自己哭泣是什麼時候,那麼,就讓眼淚流下來吧。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或者就在這方格子的文字之間,允許自己卸下堅強的偽裝,聽一聽眼淚落下的聲音。那不是羞恥,而是一種溫柔的自我擁抱。
讓我們一起,在這場溫柔的挑戰裡,找回好好哭一場的能力,然後,擦乾眼淚,帶著更清澈的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