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燙金與傳統燙金的對決:差異、優勢與應用場景介紹 - COVER
冷燙跟燙金不一樣!不過冷燙除了不會經過加溫、加壓外,和燙金還有什麼不同呢?儘管冷燙金仍存在不少限制,但其技術已具備高度的應用潛力!今天就是要和各位分享關於冷燙的小知識~
原料
燙金使用的金箔原料是一種經過加工的特殊金屬薄膜,稱為電化鋁,它是透過各種材料複合而成,一般燙金金箔的組成,從紙張開始往上分別是:膠黏層、電鍍層、著色層、離型層、PET薄膜底層。三者使用的金箔材質是一樣的,只有膠黏層有所差異。

冷燙金與傳統燙金的對決:差異、優勢與應用場景介紹 - 原料
製程
傳統燙金、數位燙金的膠黏層成分略有不同,但都屬於熱溶膠,透過高溫將膠融化後黏附在被印物上;冷燙金箔則沒有膠黏層,透過印刷機直接將UV膠「印」在紙張上,將金箔壓印上去後照射UV燈使UV膠乾燥,再將其他部分剝離。不過因為UV膠要配合紙張性質才能穩固的黏住銀箔,因此冷燙在紙張部分受限較大,並非所有紙張都適用。
從上面可以看出來,傳統燙金與數位燙金都是用「燙」的,而冷燙則更接近用「印」的,這種技術差異,使冷燙金被歸類為印刷製程,而傳統燙金則歸類於後加工製程。

冷燙金與傳統燙金的對決:差異、優勢與應用場景介紹 - 製程
視覺效果
為符合不同需求,無論是傳統或數位燙金,其金箔都擁有許多顏色,常見的有金色、銀色,除此之外也有藍色、玫瑰金、黑色、白色等,表面質感也有亮面、霧面、雷射光澤等各種變化,加上燙印產生的凹陷感,整體呈現十分豐富。數位燙金除燙金區域不會凹陷外,視覺呈現上絲毫不輸傳統燙金。
冷燙金的獨特製程,則使其能呈現傳統燙金無法達到的漸層金屬色效果,冷燙一般只使用銀箔,黏附完成後,在銀箔上再次進行印刷,因此冷燙可以用CMYK去組合出各種不同的印刷色彩,甚至連漸層色都可以呈現出來。因此冷燙擁有變化多端的色彩,是傳統燙金工藝無法呈現的。

冷燙金與傳統燙金的對決:差異、優勢與應用場景介紹 - 視覺效果
後加工應用
在後加工的部分,燙金和冷燙同樣要盡量避開壓線與折線,才不會因為拉力導致金箔持續磨損、斷裂。由於冷燙呈現的光澤較為呆版,因此常搭配磨砂來增添紋理感,而磨砂就是以局部光的原理進行的喔!另外,雖然燙金後鮮少進行後加工,但和冷燙一樣可以上局部光,以同時呈現兩種不同的光澤。

冷燙金與傳統燙金的對決:差異、優勢與應用場景介紹 - 後加工應用
總結
冷燙除了可以印製多彩的顏色外,也因為與印刷機同一條產線,所以效率比傳統燙金更高;但這並不表示冷燙可以取代燙金,它只是開創了印刷的另一種可能,和燙金各自有其優勢。依據不同需求選擇不同做法,才能把效益最大化!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