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7 遠眺黑色奇萊群峰
我ㄉ糖尿病簡史
我在二十五歲那年確診糖尿病,目前差不多四年的時間,有施打胰島素和服用口服藥,每三個月會定期回診。兩年前我開始慢跑,到現在一週大約跑3-5天,每次固定跑約四公里,會再搭配羽毛球、網球或郊山健走。
從確診糖尿病到調整飲食和現在努力地規律運動,不是一條直線進步的路程,糖化血色素沒有想像中奇蹟般地下降,和山巒一樣起起伏伏,精神與肉體時常交戰痛苦。這一路好像在探索身體的紋理,讓自己與身體一起迂迴地匍匐前進。
住埔里邁入第三個年頭,一直以來都想嘗試百岳,是到近期好像才覺得,是不是有可能身體感覺好像比較準備好了?(一切都是一種不確定的感覺),去年以高齡碩班身份加入暨大登山社,潛水社員的我決定參加山社的一日隊,這次的路線有一種親民的錯覺?!
登山行程規畫與行前準備

一日來回搭乘台灣好行公車
06:20埔里轉運站→(130min)→09:00松雪樓→(80min)→11:20合歡東峰(休20min)→(60min)→11:40松雪樓→(10min)→11:50合歡山莊(30min)→12:20合歡尖山→(休30min)→(20min)→13:10石門山登山口→(30min)→13:40石門山→(休15min)→(20min)→14:15石門山登山口→(15min)→14:20松雪樓→(公車15:55發車)→(130min)→18:05埔里轉運站
在決定報名和真正送出報名再到爬山當天,一切都是超級不安。領隊規劃好路線後貼在群組,細心地說明注意事項,也簡單開了線上的行前會,查詢當天天氣有可能會下雨,叮嚀我們千萬要記得帶兩截式的雨衣,還有保暖層也很重要。我在上車前吞了暈車藥也希望吞掉我的焦慮,在國民賓館轉車,爾後在蜿蜒的公路昏睡,下公車就到了九度的合歡山中。
➊ 合歡東峰|3421m|No.35|首座百岳就超喘

合歡東峰步道,全長1.1K,總落差約300公尺
當還在想登山這件事是不是開始的時候,我已經在東峰的路上。離登山口沒有多遠的距離,我就感覺自己已經喘到不行,這個喘沒辦法跟別人分享,每一個氣息都很重,在三千多米的高山上,震耳欲聾的心跳聲傳到我的耳邊。這時候我已經跟前面的社員拉開距離,如果說有沒有想要放棄的時候,那就是現在。甚至還不算開始,我就想躲回松雪樓。
山社壓隊的弟弟妹妹們,他們以各自的豐富經驗和年輕的身體,很有餘裕耐心地等我陪我,彼此聊天玩耍,可以感覺到他們非常努力不要讓我有任何壓力,並且向我灌輸所有的正能量,也一直告訴我不用追上前面的人,專注在每個小小的步伐就好,很慢很慢就好。不過沿路的陡上似乎不是正能量就可以解決的,網路文章上寫的各種超入門或超友善,都讓我想說要確餒!我每走一小段路都要休息一下,弟妹們也好像開始熟悉這極緩慢的步調,卻又不時關心我的身體狀況。甚至提議要幫我揹包包,他們很想要負重訓練?!我跟他們的年紀差了將近一輪生肖,這些話術聽起來拙劣又溫暖,就這樣承接著他們的年輕魔法力量,漸漸地登頂。很冷風很大,還看到可愛的小鳥,開心地拍了大合照。接下來他們開心地宣佈,最難的已經過去了。

可愛ㄉ金翼白眉與來來去去的白牆,我的首座百岳
❷ 合歡尖山|3217m、➌ 石門山|3236m|No.66|繼續爬

合歡尖山,全長400公尺,角錐型粉可愛

這三座山我最喜歡合歡尖山,上山和下山的兩面完全不同風情。一面是可以體驗無法預測不按牌理出牌的驚喜,一面是可以擁有一眼望穿按部就班的安心。從登山口爬上去要手腳並用,沒有準確的步伐,專注地踩在每一片冰河挖削出來的石頭上,最後一小段拉著繩子攀登。下山的階梯式木棧道HEN陡,但有扶手可以扶好扶滿。走到這,我的腿已經開始小抖。

石門山,全長784公尺,(應該)是合歡山群峰最親民步道
最後以石門山作為今天單日的收尾,直到這座山我才比較能夠欣賞周圍的風景。有人說石門山是百岳的幼幼班,以我登山的山齡來說,我可能算是還在子宮。在爬石門山的過程中,看到一位爸爸抱著女兒往下走,他笑著說她睡著了!我感覺我也是被山社壓隊的弟妹們,用意念扛上來的。再次感謝感謝溫暖ㄉ你們!🧡💛🧡💛

下山後的回診,醫生說 . . .
這段路上我身上掛著小相機,隨意地拍攝好像可以轉移我的注意力,急促的呼吸可以在快門之間有點空隙。回頭整理這些照片,好像跟著這些影像再次回到時間的群山中。而且杜鵑花好像盛開了。
這次爬山回來剛好遇到糖尿病的回診時間,醫生看了上次的抽血報告,數字沒有什麼大問題。我也跟醫生分享這次爬山狀況,吃什麼喝什麼、怎麼補充,醫生也針對我的狀況叮嚀一些小事。最後我跟醫生提起當時爬東峰,感覺很喘很喘,醫生罕見地用了聽診器聽聽我的心音,她聽了聽笑著說:你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