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今上樑 文創展演再啟新頁

[新竹]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今上樑 文創展演再啟新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5.04.30 新竹縣政府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今(30日)上午舉行上樑典禮,典禮現場嘉賓雲集,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代表縣長楊文科出席,與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立委林思銘、竹東鎮長郭遠彰及多名縣議員、里長、代表等,共同祝禱工程圓滿順利,預計年底完工。

陳見賢指出,「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將成為竹東的地標,結合客家文化的元素及文創等,新竹縣政府一定會好好督工,以不辜負客委會的期待,未來也有經營團隊進駐,提供竹東鎮民優良的場館,提升竹東在地的客家文化。

古秀妃表示,客家委員會於112年核定「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並支持4.6億元的經費,大禾埕建築物採取開放式、計畫滿足多方面的需求,期望未來在生活、交通、娛樂等面向,滿足生活在客庄的客家人的需求。竹東大禾埕也預計成為台三線旅遊帶的節點。古秀妃指出,旅客到此可以體會客家氛圍,期望未來竹東大禾埕能結合周邊轉運站、行政中心,成為竹東鎮的大亮點。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歷經民眾陳情、土地佔用等困難,在縣府團隊努力不懈下,終獲客家委員會「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核定總經費5億5,097萬餘元,其中客委會補助4億6,282萬元,縣府配合款8,815萬餘元。完工後將提供各年齡民眾旅遊、市集、展演創作、多元學習的共享空間,並扣接浪漫台三線的政策推動,串連客家特色旅遊景點的旅遊軸帶,吸引國內外遊客,提升觀光效益,也帶給在地居民更安全、舒適、友善的環境。

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長陳盈州表示,此計畫以統包方式辦理,由「永發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綠野國際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專案管理及監造,設計為地上4層建築,以環形鋼結構、挑高棚架,形塑客家意象,搭配綠地廣場及植栽牆建構綠色量體,串連台泥綠園道。

為使館舍得以永續經營,並輔導在地文化文創產業,後續營運管理的規劃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負責,在整體空間使用,結合展演、展售、餐飲、文創、青創基地等多元豐富規劃,期望可成為兼具「在地產業文創升級」、「傳統藝術文化展演」及「多元學習創作」三大面向的「文化大禾埕」。

新竹縣議員彭余美玲、鄭朝鐘、林昭錡、歐陽霆、楊昌德等人親自出席,以及立法委員徐欣瑩秘書、縣議員朱健銘的主任、張益生的助理、邱坤桶議員服務處的主任,及竹東鎮民代表會主席范國威、多名代表及多名竹東鎮里長均出席上樑典禮,祝福工程圓滿順利。



avatar-img
分埔少年的沙龍
6會員
676內容數
分埔長大的孩子,雖然賃居外地,仍心繫家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分埔少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竹北市公所 竹北市公所積極推動公共設施優化工程,針對市民反映最為頻繁的「停15」停車場老舊問題,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工程。 市長鄭朝方表示,我們以科技城自許,但民眾最常使用的停車場卻長期處於落後狀態,這樣的反差,不僅與城市定位不符,也讓市民感受到日常不便。其中停15位於光明與博
2025.04.30 竹北市公所 竹北市星際系列遊戲場再添一站!坐落於莊敬六街、鄰近遠百商圈的蔬果公園內,是一座以「土航環線」為主題的第三座特色共融遊戲場。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竹北市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更是全台生育率最高的縣轄市,打造親子友善城市是他的承諾。而「土航環線」總經費約530萬元,專為
2025.05.01 台中市政府 搭乘小黃公車的民眾看過來!為讓偏鄉公共運輸資源更加貼近市民需求,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表示,自今年5月起調整黃3、黃10、黃17、黃21及黃24等5條小黃公車路線,範圍包含新社區、石岡區、潭子區、大肚區、龍井區、沙鹿區等行政區都受惠。交通局在進行班次、行駛路線宣導時,獲
2025.04.30 竹北市公所 竹北市公所積極推動公共設施優化工程,針對市民反映最為頻繁的「停15」停車場老舊問題,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工程。 市長鄭朝方表示,我們以科技城自許,但民眾最常使用的停車場卻長期處於落後狀態,這樣的反差,不僅與城市定位不符,也讓市民感受到日常不便。其中停15位於光明與博
2025.04.30 竹北市公所 竹北市星際系列遊戲場再添一站!坐落於莊敬六街、鄰近遠百商圈的蔬果公園內,是一座以「土航環線」為主題的第三座特色共融遊戲場。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竹北市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更是全台生育率最高的縣轄市,打造親子友善城市是他的承諾。而「土航環線」總經費約530萬元,專為
2025.05.01 台中市政府 搭乘小黃公車的民眾看過來!為讓偏鄉公共運輸資源更加貼近市民需求,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表示,自今年5月起調整黃3、黃10、黃17、黃21及黃24等5條小黃公車路線,範圍包含新社區、石岡區、潭子區、大肚區、龍井區、沙鹿區等行政區都受惠。交通局在進行班次、行駛路線宣導時,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