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力賦予包裝零浪費與永續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image

image

零浪費的包裝設計!「Light Box」讓瓦楞紙盒變身環保質感燈具

我們網購收到的商品盒,最後都怎麼處理了?

在網購如此普及的時代,大家拆開包裹、拿到商品後,常常習慣就把包裝丟掉。就算這些包裝上寫著可以回收,也好像擺脫不了用完就被丟棄的命運。

現在,部分設計師正積極想辦法改變這種「一次性使用」的狀況。他們設計出可以組裝成家裡燈飾的紙盒,還有能很快變成衣架的衣服包裝。「包裝即產品」這種永續設計的想法,正在慢慢地改變我們看待物品的方式。

章節列表


「包裝即產品」,賦予包裝更持久的價值,引領設計新浪潮

1. 延長包裝生命週期,是未來設計的關鍵議題

根據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的報告,全球每年產生驚人的 1.4 億噸包裝廢棄物。就算包裝標示著可回收,但依舊受到污染、材質混合或分類錯誤等問題影響,而最終往往未能得到有效處理。可見,單純依靠回收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頂多只是延緩了垃圾的產生。

正因如此,歐盟、日本、韓國等地正逐步推動以「延長包裝使用壽命」為核心的設計方向。品牌被要求思考的不再是減少包裝材料,而是:「這個包裝,能夠以其他形式被保留多久?」

於是,我們開始看到各種能夠重組、重複利用,甚至直接成為產品一部分的創新包裝設計。


2. 消費者的新選擇:實用設計贏得「留下」的理由

調查顯示,超過 72% 的 Z 世代消費者希望品牌提供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其中,約 43% 的人更願意為此多支付 5% 至 10% 的價格,特別是當包裝本身具備實用性以及美感時。

IKEA 在 2023 年針對歐洲市場的研究指出,超過六成的年輕消費者希望包裝不再是裝載商品的工具,而是期望能夠融入生活,成為日常用品的一部分。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在 2024 年初的全球環保意識調查中更發現,52% 的受訪者對品牌的包裝策略抱持「高度敏感」的態度。尤其在購買高價商品時,他們更傾向選擇環保且具有二次使用價值的設計。

這份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包裝的看法已經改變,從過去的「用完即丟」,轉變為現在更傾向於「願意保留」。

3. 行銷的新焦點:體驗設計創造連結

現在包裝不僅僅是用於保護商品,它是一座連接「開箱體驗」與「第二生命」的重要橋樑。當一個簡單的包裝紙盒能夠轉化為溫馨的居家氛圍燈,或是一個包裝袋能夠變成實用的衣架,它所創造的品牌印象和情感連結,是傳統印刷行銷手法難以企及的。

這種設計也為品牌帶來了社群傳播的優勢。當消費者願意主動拍照、分享、使用,甚至推薦這些獨具巧思的包裝時,「包裝」便不再只是成本支出,而是轉化為品牌極具價值的行銷資產。是轉化為品牌極具價值的行銷資產。


Light Box的設計巧思,清晰呈現零廢棄理念

image 3

image 3

韓國工業設計師 Sungrae Kim 發表的「Light Box」環保燈具設計,厲害之處在於他運用零浪費的包裝創意,讓包裝本身也成為產品的一部分。

這款包裝以瓦楞紙製成,完全沒有使用塑膠和膠帶。裡面附有太陽能燈模組和一條非常簡單的紙繩。拆開後,使用者可以自己動手組裝,將包裝變成不同造型的透明小夜燈。

最聰明的地方在於,Light Box 並不是為了延長包裝壽命而「勉強」重複使用,而是直接創造了一個新的、讓人想擁有的新用途。不論是放在床邊當小夜燈,或是擺在桌角增添氣氛,都能自然地融入生活,成為空間的一部分。

這是一種從「包裝 → 空間用品」的成功轉換。 賦予包裝情感意義,而非單純功能重組,也是讓消費者願意留下它的關鍵。

因為包裝設計簡單、組裝直覺,Light Box 成為近年韓國設計節上最受矚目的永續設計案例之一,在設計社群中被廣泛轉發,成為社交媒體上的話題新焦點。

1 3242

1 3242


圖片來源:瓦愣紙盒成質感燈具「Light Box」!韓國設計師零浪費環保包裝設計

Hangerpak:終結快時尚的「一次性衣架」魔咒

來自韓國的設計師 Steve Haslip 注意到:每年快時尚品牌推出數以億計的 T-shirt,可以想見將會製造大量的衣架,進而產生許多塑料垃圾。

因此,他設計出 Hangerpak,這款包裝一款可瞬間摺疊成衣架的T-shirt外包裝。整體採用堅固的紙材和極簡的裁切線,消費者只需輕輕一折,就能將包裝變成可掛衣服的工具。

這種設計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商品拆開後,包裝不必丟棄,可以立刻轉化為旅行、居家等情境中可用的日常物件。

實用主義美學,快速讓Hangerpak成為快時尚品牌進行永續轉型時的合作對象。這突顯出一個趨勢:與其用回收材料包裝,為何不乾脆設計出「無需被丟掉」的包裝?

image 2

image 2


圖片來源:HangerPak: Shirt Packaging Doubling as a Hanger

讓訂閱制開啟包裝「永續續命」的下一步

如果將這些能重複使用的包裝導入訂閱模式,是不是能讓消費者更有參與感?美國永續零售平台 Loop 就嘗試推動一種「包裝用完不丟,寄回來再用」的做法。消費者預先付押金,用完東西後再把包裝寄回去,由品牌負責清潔以及再次使用。

這種方式延長了包裝的壽命,也讓消費者和品牌之間建立了一種共同負責的關係。未來如果結合設計感強的包裝加上訂閱回收機制,也能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讓商品被留下成為品牌與消費者的共同目標。

以模組化包裝瓦解傳統包裝思維

未來的包裝設計,是否可以朝向模組化發展?也就是說,一個包裝可以拆成好幾個小部分,讓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重新組裝、改造。

這樣的設計模式增加包裝的使用壽命,更強化「參與感」與「個人化」,與Z世代所重視的互動性價值高度契合。類似的概念已在家具、玩具設計中逐漸流行,若能跨界導入包裝產業,將會是下一波值得關注的創新點。

👉請點此免費閱讀完整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ckaging Media 的沙龍
0會員
74內容數
2025/04/28
厭倦了千篇一律?在這個渴望被理解的時代,消費者需要的,不再是產品,而是一份情感的共鳴。MBTI 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包裝設計,將冰冷的商品轉化為有溫度的情感載體呢?
Thumbnail
2025/04/28
厭倦了千篇一律?在這個渴望被理解的時代,消費者需要的,不再是產品,而是一份情感的共鳴。MBTI 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包裝設計,將冰冷的商品轉化為有溫度的情感載體呢?
Thumbnail
2025/04/23
你是否也曾天真地以為,丟進回收桶的塑膠就能重獲新生?聯合國的數據或許會讓你大吃一驚:全球僅有9%的塑膠真正被有效回收!當「可回收」的承諾顯得如此脆弱,一場以「重複使用」為核心的包裝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 圖片來源:生意太好還是減塑不力? 電商龍頭亞馬遜去年塑膠包裝垃圾增18% 可繞地
Thumbnail
2025/04/23
你是否也曾天真地以為,丟進回收桶的塑膠就能重獲新生?聯合國的數據或許會讓你大吃一驚:全球僅有9%的塑膠真正被有效回收!當「可回收」的承諾顯得如此脆弱,一場以「重複使用」為核心的包裝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 圖片來源:生意太好還是減塑不力? 電商龍頭亞馬遜去年塑膠包裝垃圾增18% 可繞地
Thumbnail
2025/04/14
當開箱照成為社群審美的一部分,包裝早已不是附屬品,而是品牌的第二張臉。DTC品牌正用它,與消費者交換信任與共鳴。
Thumbnail
2025/04/14
當開箱照成為社群審美的一部分,包裝早已不是附屬品,而是品牌的第二張臉。DTC品牌正用它,與消費者交換信任與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面對好幾年不堪使用的舊物報廢,雖然充滿了遺憾和無奈,卻也是一種重生和新生的開始。報廢並不意味著結束,這個過程充滿了不捨和回憶,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成長和往前看的契機。報廢讓我學會了珍惜當下,也讓我懂得了取捨的智慧。那些曾經陪伴我們的物品和回憶,雖然成為過去,但帶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卻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Thumbnail
面對好幾年不堪使用的舊物報廢,雖然充滿了遺憾和無奈,卻也是一種重生和新生的開始。報廢並不意味著結束,這個過程充滿了不捨和回憶,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成長和往前看的契機。報廢讓我學會了珍惜當下,也讓我懂得了取捨的智慧。那些曾經陪伴我們的物品和回憶,雖然成為過去,但帶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卻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隨身攜帶購物袋不僅僅是方便,還是一種環保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隨身攜帶購物袋的好處以及如何不遺忘攜帶購物袋的小技巧。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隨身攜帶購物袋不僅僅是方便,還是一種環保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隨身攜帶購物袋的好處以及如何不遺忘攜帶購物袋的小技巧。
Thumbnail
我分享了嘗試減塑生活的經驗,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攜帶食物袋、保溫瓶、餐具的習慣,消除塑膠袋的使用。並提到在市場購物,如何使用自備包材以及所面臨的困難點。
Thumbnail
我分享了嘗試減塑生活的經驗,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攜帶食物袋、保溫瓶、餐具的習慣,消除塑膠袋的使用。並提到在市場購物,如何使用自備包材以及所面臨的困難點。
Thumbnail
這位主管他要求基層東西壞了修到不能再修 拆下來的東西通通保留當作「堪品」存放為往後日子零件更換使用 即使按照過往經驗來看 這個「堪品」換上去壽命不過半年 甚至隔天就故障也要求同仁們換上去 他就是不願意購入「新品」 第一天 A壞了 拿A-去換 開始撐 第二天 B壞了 拿B-去撐 第三天 C
Thumbnail
這位主管他要求基層東西壞了修到不能再修 拆下來的東西通通保留當作「堪品」存放為往後日子零件更換使用 即使按照過往經驗來看 這個「堪品」換上去壽命不過半年 甚至隔天就故障也要求同仁們換上去 他就是不願意購入「新品」 第一天 A壞了 拿A-去換 開始撐 第二天 B壞了 拿B-去撐 第三天 C
Thumbnail
換裝 紙類收納盒逐漸讓其他材質收納盒替代,曾經為了環保,認為塑膠會汙染環境而將塑料製品視為大敵。這次整理出現新思維,如果能夠持續使用、珍惜物品或許也無須拒於門外。 看見 今日整理看見紙盒上出現斑點,甚而有發霉現象,有些驚訝,因為距上一次整理不過短短半個月,或許是因為近日天氣水氣重,再加上盒
Thumbnail
換裝 紙類收納盒逐漸讓其他材質收納盒替代,曾經為了環保,認為塑膠會汙染環境而將塑料製品視為大敵。這次整理出現新思維,如果能夠持續使用、珍惜物品或許也無須拒於門外。 看見 今日整理看見紙盒上出現斑點,甚而有發霉現象,有些驚訝,因為距上一次整理不過短短半個月,或許是因為近日天氣水氣重,再加上盒
Thumbnail
透過旅行的經驗,作者感受到環保與簡化生活的重要性,開始在生活中實踐減塑的方式,如使用環保餐具、金屬吸管、保溫瓶等,在四月期待更充實的簡單生活。
Thumbnail
透過旅行的經驗,作者感受到環保與簡化生活的重要性,開始在生活中實踐減塑的方式,如使用環保餐具、金屬吸管、保溫瓶等,在四月期待更充實的簡單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