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苦糖果的花朵,大家會不會覺得它和金銀花的花有些相似呢?畢竟同樣是屬於忍冬科忍冬屬的家族成員。苦糖果在秦巴山區廣泛分佈,幾乎延伸至長江以南所有地區。在漢中一帶,它的花期通常在3月上旬,大概半個月左右。
苦糖果獨特花朵

有資料說它是先花後葉植物,但據我觀察,苦糖果的葉片在開花之際就已經長出來了,花葉幾乎同時生長。它的花朵生長在幼枝基部的苞腋裡面,植株上各單開四朵花,常常兩朵花生長在一個花柄上,相鄰兩朵花的萼筒下部連接在一起,就像一對雙胞胎,形成獨特的「雙生花」。
苦糖的花朵剛開時呈粉紅色,後來逐漸變為純白色,底部有紫色花紋,6枚雄蕊伸出花冠外,長短不一,花絲為白色,花藥呈黃色,含花粉,雌蕊1枚,比雄蕊短,柱頭呈綠色圓球狀。花朵整體造型和金銀花很像,看起來很像唇形科植物的花,造型像極了一隻飛舞的蝴蝶,聞起來有一種很濃的芳香味。苦糖果不一樣的果實

苦糖果的名字由來完全是因為它的果實,以味或形命之。成熟後的苦糖果是一種小漿果,紅如瑪瑙,汁水飽滿,看著十分誘人,但吃起來微苦後甘,不一定人人喜歡。由於苦味和甜味同時在裡面,所以稱之為“苦糖”,而在當地,因為它的果實分叉,看起來很像褲衩,所以稱它為“褲衩泡兒”或“褲襠泡兒”。有資料說,民間一直稱之為“褲襠果”,只不過這個名字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中國植物誌》才根據諧音,給它取了個學名叫苦糖果。
仔細看來,它的果實長得很像一顆愛心,所以有的地方給它起名為相思果,相較於褲襠果,這個名字富有浪漫的氣息。此外,驢奶果、狗蛋子、羊奶子、杈杷果等,都是它的別名。不得不說,真可謂“一物生百地,名有千萬種。”
我與苦糖果相遇
從開花到結果,苦糖果大概只有一個多月時間,去年夏天燥熱之時,我行至山中,路邊有一株苦糖果,果實紅彤彤地掛在樹上,我摘下一把吃的津津有味,但隨行的朋友卻對此並不不感冒,說苦味太大了,難以下嚥。殊不知,這種苦皮薄多汁還沒有核的小漿果,是我童年時代可遇而不可求的美食之一。
小時候,我基本上不會注意到這些花朵,只會在漿果成熟之後大快朵頤。如今,這些童年的果子讓我有了新的認識,開花的時候賞花,結果的時候食果,讓我們來一場美食之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