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與陳妍希於今年2月正式對外宣布離婚。事實上,早在官方消息公布之前,大陸微博上早已傳得沸沸揚揚,狗仔指出兩人早已形同陌路。甚至有人直言,即使陳曉必須「淨身出戶」,他也一心想結束這段婚姻。
對台灣觀眾而言,陳曉這個名字或許不那麼熟悉,但在中國,他是一線男星,主演過無數電視劇,和劉亦菲主演的夢華錄, Netflix也有上映過。

我雖然沒太觀賞過他的作品,但可確定的是,陳曉與陳妍希的緣分,始於2014年合演的《神鵰俠侶》。當時,陳曉力排眾議,力薦陳妍希出演小龍女。外界嘲笑陳妍希的外型「像小籠包」而非小龍女,陳曉卻堅持,如果不是陳妍希來演,他寧可不接。

內娛生態與台灣截然不同。每當新劇上映,男女主角、甚至男男主角都會被熱炒成「CP(情侶搭檔)」,而且不僅在戲中,私下也會刻意營造曖昧氛圍,引發觀眾聯想他們是否假戲真做。但隨著劇集完結,CP往往迅速「拆夥」,從親密無間變成陌生人。而雙方的粉絲也會開始站隊,變成所謂的唯粉(轉變為只支持某一方,甚至轉而攻擊另一方)。越紅的藝人,唯粉越多,因此內娛中許多原本甜蜜的CP最終反目成仇。
在與陳妍希交往之前,陳曉與趙麗穎就曾是CP。兩人的互動之甜蜜,堪比灑糖現場。陳曉曾坦言,趙麗穎正是他喜歡的類型,兩人不僅手牽手、餵食對方,還在節目上眉目傳情,某次節目上主持人問他們是否在交往,趙麗穎溫柔地轉頭看向陳曉,輕聲說道:「你說話啊。」陳曉則笑著回應:「現在先保密吧。」幾乎是默認了戀情。當趙麗穎被問到是否喜歡陳曉時,她答:「聽他的吧。」

只可惜,這段緋聞最終未能開花結果。後來,陳曉更說與趙麗穎之間的曖昧「只是炒作」,還說他並不喜歡這樣。明明可以選擇更體面的冷處理,陳曉卻選擇推卸責任,讓趙麗穎難堪。


2016年,陳曉求婚,場面夢幻。同年年底兒子誕生,然而婚後陳曉逐漸成為「隱形丈夫」與「隱形父親」,照顧家庭與孩子的責任,全數落在陳妍希一人肩上。 2017年,倪安東離婚,倪安東的妻子向媒體爆料,指稱倪安東曾與兩位知名女星有染,其中一人被猜測是陳妍希,雖然根本沒實證,但陳妍希的情史被對岸傳得沸沸揚揚。而此時陳曉未曾站出來為妻子發聲,從2019年起,陳曉與陳妍希很少公開互動, 陳妍希甚至曾表示,陳曉婚前婚後差異極大。
陳曉曾透露,情緒低落時會選擇關機失蹤,甚至一個月都不讓對方聯繫上自己,根本沒想過孩子出事時怎麼找他,這種不負責任且冷酷的行為,在兩岸文化差異的背景下,進一步加深了兩人之間的裂痕。 從情感溝通角度來看,陳曉屬於典型的回避型依戀人格,而且很不社會化,如主持人問兩人是否在交往,身為男方,他大可以先紳士的接過話題,就算只是炒CP,也可以說:「你猜猜看?」「目前還在專心工作」之類的答案繞過去,而不是讓趙麗穎去處理,而且從女方的反應來看,我是真不相信他們私下沒有情愫。

之後再檢視陳曉與陳妍希的婚姻,你會發現模式幾乎一樣。當可以選擇更體面,陳曉卻永遠選擇逃避,明明還沒離婚,去參加一下陳妍希父親的喪事也很正常,他就不會出席,也甚至不解釋工作很忙之類,讓外面一直傳,讓別人來問旁邊的女人。 從種種跡象來看,陳曉本質上並不適合真實的婚姻生活。他更適合在螢幕上和想像中的女神戀愛,在那裡有寫好的劇本等著他,有完美的人設給他,他可以組完CP再拆,拆完再組,現實生活這樣玩,可是一點也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