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的甜蜜陷阱:穩賺不賠,還是自我安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迷思

高股息ETF成為許多投資人眼中的理財寵兒。穩定的配息、看似優渥的報酬率,讓不少人相信,只要持有這類產品,就能「躺著領錢」。

但這樣的想法真的正確嗎?其實,高股息ETF背後藏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迷思。

首先,我們要了解,「高股息」並不代表「高報酬」。很多ETF選股策略是依據過去的股息紀錄來挑選股票,但這些公司是否還能持續穩定配息?如果一家企業的成長性下滑,只靠高配息來吸引投資人,長期來看,股價下跌的風險反而會侵蝕掉原本的收益。

再來,配息本質上並不是額外的「獎金」。ETF在發放股息後,其淨值會隨之減少,等於是把你帳面上的一部分資產換成現金發還給你。這種「左手換右手」的現象,讓許多投資人產生錯覺,誤以為配息就是賺錢,其實實質資產並未增加。

高股息ETF往往集中投資於特定產業,例如金融、電信,或是近年火熱的電子類股。這樣的產業偏重,雖然短期內可能帶來亮眼表現,卻也降低了整體投資組合的分散度與抗風險能力。一旦這些產業因景氣反轉而表現不佳,ETF的表現勢必受到連帶衝擊,與投資人原本所期待的「穩定收益」恐怕會出現明顯落差。

結論

高股息ETF並非萬靈丹。它適合部分追求現金流的投資人,但若不考量資產配置與整體風險,可能得不償失。面對市場的誘惑,投資人更應冷靜評估,選擇真正符合自身財務目標的策略,才能在波動中站穩腳步、穩健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綠加椰果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Hello 歡迎來到梅綠加椰果的沙龍
2025/05/12
探討臺灣青少年8+9現象的成因,並提出教育、家庭及社會層面的預防與改善建議。文章分析宮廟文化、家庭因素、同儕影響及價值觀偏差等因素如何導致偏差行為,並強調正向引導、家庭支持與社會監管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12
探討臺灣青少年8+9現象的成因,並提出教育、家庭及社會層面的預防與改善建議。文章分析宮廟文化、家庭因素、同儕影響及價值觀偏差等因素如何導致偏差行為,並強調正向引導、家庭支持與社會監管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11
ETF更名(00881)、指數異動(00919)以及下市(00925)。
2025/05/11
ETF更名(00881)、指數異動(00919)以及下市(00925)。
2025/05/10
川普總統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台股像洗三溫暖,市場蔓延恐慌,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5/05/10
川普總統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台股像洗三溫暖,市場蔓延恐慌,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高股息ETF成為投資熱議標的。瞭解其特性及投資考量能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決定。
Thumbnail
高股息ETF成為投資熱議標的。瞭解其特性及投資考量能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決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配息 ETF 是否是一種陰謀論的議題。作者認為,高配息 ETF 的配息來源可能包含資本利得,而非僅來自成分股股息。然而,高配息 ETF 仍有其優點,例如提供定期現金流、節稅效果等,適合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   大綱: 1.配息率高是陰謀嗎? 2.E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配息 ETF 是否是一種陰謀論的議題。作者認為,高配息 ETF 的配息來源可能包含資本利得,而非僅來自成分股股息。然而,高配息 ETF 仍有其優點,例如提供定期現金流、節稅效果等,適合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   大綱: 1.配息率高是陰謀嗎? 2.E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許多人想透過高股息ETF領到超過5%的配息,但又怕股價波動大,怕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於是考慮找股價低波動的高股息ETF,就只期望每年可以穩穩的領5%~6%的現金股利,不在意股價是否能上漲賺到價差。 抱持這樣心態的人,我會更建議認真考慮買投資等級債券,甚至是殖利率稍微低一點的美國公債。這
Thumbnail
許多人想透過高股息ETF領到超過5%的配息,但又怕股價波動大,怕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於是考慮找股價低波動的高股息ETF,就只期望每年可以穩穩的領5%~6%的現金股利,不在意股價是否能上漲賺到價差。 抱持這樣心態的人,我會更建議認真考慮買投資等級債券,甚至是殖利率稍微低一點的美國公債。這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Thumbnail
高股息ETF成功形塑出一個新的投資氛圍,其實這是好事。理財已經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常識了。然而在投資巿場裡【居安思危】是相當不容易被體認的一句話,尤其對涉巿未深的投資小白。
Thumbnail
高股息ETF成功形塑出一個新的投資氛圍,其實這是好事。理財已經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常識了。然而在投資巿場裡【居安思危】是相當不容易被體認的一句話,尤其對涉巿未深的投資小白。
Thumbnail
00919最新一季度(2024.Q1)配息每單位0.61元,年化配息率達10%以上,高股息ETF再度搏得滿堂彩。部份投資人會存在著某種心態:只要給我10%,莫管大盤漲跌,也不介意成份股是好是壞,我就想單純地年年領息10%。 投資可以很簡單,但投資不會沒有風險。
Thumbnail
00919最新一季度(2024.Q1)配息每單位0.61元,年化配息率達10%以上,高股息ETF再度搏得滿堂彩。部份投資人會存在著某種心態:只要給我10%,莫管大盤漲跌,也不介意成份股是好是壞,我就想單純地年年領息10%。 投資可以很簡單,但投資不會沒有風險。
Thumbnail
在台灣,許多人喜歡高股息股票,不管是可以配發高股息的個股,還是追求高殖利率的高股息型ETF,相較於漲跌波動劇烈的股票,穩定的股價與股息讓更多保守的人能接受。 傳統的高股息個股,應該要符合幾個基本條件,第一,有能力穩定的每年配發股息,而且要有一定程度的股息殖利率,要做到這一點,企業的獲利必須
Thumbnail
在台灣,許多人喜歡高股息股票,不管是可以配發高股息的個股,還是追求高殖利率的高股息型ETF,相較於漲跌波動劇烈的股票,穩定的股價與股息讓更多保守的人能接受。 傳統的高股息個股,應該要符合幾個基本條件,第一,有能力穩定的每年配發股息,而且要有一定程度的股息殖利率,要做到這一點,企業的獲利必須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Thumbnail
不管是在初入市場的新手投資者或是在參與股海已久的老手們,ETF這項投資工具既可以分散風險又能長期投資,甚至部分ETF還有配息的功能,這些因素都使得ETF成為投資者們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那麼既然會常使用到這項投資工具,我們就更該了解在配息型的ETF中常看到的一個名詞「收益平準金」,了解它不會
Thumbnail
不管是在初入市場的新手投資者或是在參與股海已久的老手們,ETF這項投資工具既可以分散風險又能長期投資,甚至部分ETF還有配息的功能,這些因素都使得ETF成為投資者們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那麼既然會常使用到這項投資工具,我們就更該了解在配息型的ETF中常看到的一個名詞「收益平準金」,了解它不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