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聽到有人在大喊大叫,回頭看一下是什麼狀況,沒想到被一個身穿名牌(標準8+9類型)的人辱罵不雅字眼,旁邊的女性友人雖然有拉他、叫他不要再叫了,但那個+9還是不停的辱罵不雅字眼(連旁邊的叔叔阿姨也不放過)
那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在台灣的社會中,宮廟文化與地方陣頭組織扮演著特殊角色。這些傳統文化活動本質上承載著社群凝聚與信仰傳承的意義,也確實為部分青少年提供了強烈的歸屬感與展現自我的舞台。然而,不可諱言的是,當這些組織管理不善,或不幸與幫派勢力、不良分子有所牽扯時,便可能質變為滋生偏差行為的溫床。青少年在追求同儕認可與建立自我價值的過程中,若缺乏正向引導,有時便會在此類次文化中陷入困境。當然不只宮廟文化,家庭因素、經濟因素、同儕影響與價值觀偏差,這些狀況都有可能導致青少年變成「8+9」,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幫助或預防這些狀況呢?
- 教育與正向引導:重視教育和青少年的正向引導,包括在學校和社區中提供正確的價值觀教育,以及強調尊重和溝通的重要性。
- 家庭支持與溝通:鼓勵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開放溝通和理解,減少家庭因素對青少年行為的負面影響。
- 社會支持與監管:加強社會機構對青少年的監管和支持,特別是在社區活動和文化組織,確保這些活動不會被負面勢力滲透或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