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彙筑習慣藏,包括這個笑臉符號。
它藏在王彙筑的簽名中;藏在第二張專輯《FAC:E》的名字上;也藏在了第三張《滴滴答答》的實體專輯裡。那是她以為只有自己知道,卻藏不住地被粉絲理解的標記。「從剛認識你,到看你表演都見到你總是掛著笑容耶。」筆者問,最近一次看到她,是在政大金旋音樂節的華山草坪上,表演時正下著傾盆大雨,卻仍不忘給台下撐傘、穿雨衣看演出的樂迷笑容與關心。
「因為我不想要沉重,有一部分可能也是壓抑吧?」彙筑說,回想那次藏著緊張的她,第一次唱專輯裡的新歌。「就是不覺得需要影響到別人。」
雨天、流淚、時間、散落,收攏起來成為狀聲詞,執起這個談到自己、創作和關係都離不開的「家人」,不管在《FAC:E》或《滴滴答答》都是。王彙筑自陳,過去並不想把祂點出名出來,但參加自己多次演出的粉絲也許知道。「有次我媽推著祂到現場看我在嘉義的演出。不確定他們(粉絲)知不知道,但就不想主動講這件事。」
採訪過程彙筑笑容依舊,但聊到家人還是難免流露出一絲複雜的心緒。這時,她稍微打斷了筆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不過這件事不用寫沒關係...因為我自己也還沒準備好要怎麼講。」
訪完三天後,彙筑在社群平台上終於好好把那段曾閉口不談的故事說了出來,也許這就是《滴滴答答》想告訴她的一些話。

Indie pop和Folk依舊是王彙筑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音樂元素,但這次第三張專輯《滴滴答答》則選擇和多位製作、編曲人合作,延伸再造流行、電子音樂風格等作品,形成一張描述生活辛苦卻仍願意帶著笑容前行的台語專輯。
三十歲左右的旅人,與回家用的語言
王彙筑的音樂生涯從雙十年華前起步,進到金曲殿堂入圍最佳新人僅三年有餘。然而直到離開經紀公司,獨自在業內摸索、獨立製作後才明白,音樂並非生活的全部。
「後來在整理專輯裡面的文字,才發現都在講時間跟命運帶給我的不安。」彙筑說,「原來自己這麼希望找到一個歸屬感。」
專輯中最後有了樣子與完成的作品-〈16-3〉是王彙筑藏了嘉義老家地址的歌名。「但後來離開這個地方了。」語氣中沒有過多情緒,說是這兩三年才發生的事。那段日子家裡經歷了許多,因此用台語加一則故事的方式慢慢完成專輯。但〈16-3〉卻藏在其他語言裡,穿梭在電話按鍵聲及充斥各種拉往回憶的聲響中,並以具前進感的beat默默鼓勵著自己。
It’s all fine
Never mind
This is life
沒有特別想用哪個語言唱,只是將與家人習慣對話的語言拿來創作,對話之中也穿插著其他語言。這是許多人問彙筑為何會唱台語時,必定會回答的問題。同樣身在語言交替使用的世代,求學時就從嘉義北漂,慢慢脫離了台語對話的環境,但成為創作者後的她,還是希望將這個語言傳遞給聽眾,於是推著她的作品風格往更多元面向發展。這也是彙筑在這張專輯拉著不少製作、編曲人參與的原因,透過更專業的角度,試圖讓音樂觸角伸向不同收聽族群。「像第一首就很電、很潮,2-CHI就是幫阿跨面做整張專輯的製作人,不過在那之前就認識他了。」做為專輯開場,確實感到耳目一新。
「會不會覺得太沉重?」彙筑詢問筆者對專輯的看法,自己則給了「蠻愉悅」的答覆,畢竟在聽了〈為了不讓媽媽傷心〉、〈Mom's Tattoo〉嘴角都會忍不住上揚,更何況到了末尾〈高麗菜粥〉的溫暖,與〈輕輕仔飛〉情緒飛昂,很難把它歸類為沉重。但後來才知道,原來彙筑在編排曲序時會特別把情緒稍微沉的作品,用下一首歌重新洗牌,再特別用最後一首歌拉回暖收。「我希望聽完後是帶給大家力量的!」她說...(更多)
.完整專題文章:https://songstoryworks.com/singer-topic-hui-chu-wang-drip-drop/
.歡迎追蹤IG:https://www.instagram.com/songstory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