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 à Sussex, Surrey & Central London
再拉近六個小時的車程從英格蘭中部的Leeds到大倫敦,沿途景致與前一段大拉車時光沒有太大區別,一樣是開闊的綠地與綿羊,風力發電風車,有差別的是我的心情吧,因為倫敦是我們的最後一站了,這趟旅程距離尾聲是越來越近。
我們住在Twickenham,在倫敦市中心西南部的Richmond區域,是英格蘭橄欖球聯合會(Rugby Football Union)的總部所在地,蓋有世界上最大的橄欖球聯盟體育場,坐車的時候有看見這座球場。飯店緊鄰火車站,聽得見火車進出站轟隆隆的聲音,Twickenham距離Heathrow不遠,因此也聽得到飛機起降的聲音,倫敦的天空真的很繁忙,總是能見到長長的、白白的、綿延的飛機雲。我住在高樓層,剛抵達房間的時候剛好是黃昏,被絕美的夕陽景致所迷住,暫時可以不介意火車和飛機的交通噪音和房內烤箱般的高溫。
我想的是終於再訪倫敦了呀。

Sunset in Twickenham
University of Sussex 是我們拜訪的第一間國境之南的學校,它距離英格蘭著名的海濱城市Brighton只有15分鐘車程,也可以廣義的稱作海邊城鎮。我會聽過這座城市也是因為Prince Harry, Duke of Sussex。
Sussex校園裡的風比起大倫敦地區來的大,大概是臨海的緣故,校園裡也像我們在Aberdeen的時候一樣,看得見許多海鷗飛來飛去。Sussex的校園感強烈,校區完整也有獨立性,學校最引以為傲的是社會科學院,有趣的是,這間學校擁有全英國最高比例的日本學生,日本學生獨愛Sussex,尤其以國際關係、國際發展為專業的學生,讓我對這間學校有了另一個印象面貌。



最後一天是拜訪 University of Surrey 與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我對於University of Surrey的印象是倫敦近郊中較為富裕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有這樣的標籤,另外就是我知道Surrey的Guildford School of Acting以綜合大學的戲劇學院來說是很有競爭力的,尤其musical theatre科系,但校方只重點介紹商學院、獸醫學院和飯店管理學院。University of Surrey有兩個校區,走不到的,需要巴士接駁。
University of Surrey雖然有獸醫科系,不過沒有自己的教學醫院,大部分的課都是用動物布偶作為模擬的個案,也有模擬牧場的教學區,都聞得到早的味道。我們很幸運有機會參觀他們的課堂,應該是解剖學,教室每一臺上放著獸的頭顱,應該是山羊或綿羊,真實的,切開的,有些器官散落在旁邊,教室中有很濃的血水及獸毛味道,對於非醫學專業的我們來說有點難以忍受,也是很驚人且難得的經驗,佩服醫學系和獸醫系的學生們。



最後一間學校是我們都很期待Royal Holloway,車子一開進校園大家都屏息和驚呼,磚紅色的建築在陽光下好美好美,維多利亞式的建築,不只表面外觀美,進到庭中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和樓梯、鐘樓都好漂亮,瘋狂拍照,隊伍又拉的老長。進到建築裡面發現內部也是很古典的,教室空間都有挑高,玻璃窗非常好看。
學校有自己的禮拜堂,除了舉辦禮拜彌撒和各種重要典禮,也供校內音樂系的學生組唱詩班與演奏的機會。穿過主建築迎來的是新建的現代化大樓,彷彿穿越了時空。音樂系的教授介紹校區土地是皇室的資產,很多建物在維多利亞時代真的是皇室成員在使用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學校可以有Royal的抬頭。



Voilà,北中南的校園巡禮結束,以維多莉亞式的Royal Holloway作結很圓滿。
旅程的最後一天在Central London,我所熟悉的、午夜夢迴會想起的地方。我們第一個經過的景點是 Westminster Abbey,我以為重回這座城市會情緒激動、潸然落淚,結果反倒還好,不曉得是不是已經到旅程的最後視覺疲勞了?接著我們搭地鐵,現在可以用信用卡直接刷進站非常方便,我很喜歡看地鐵站的廣告版,因為是在戲劇產業發達的地方,有很多劇場的廣告,包含我最喜歡的音樂劇們:Hamilton, Matilda, Wicked and so on。
走過的一樣是市中心那些經典:Big Ben、Houses of Parliament、St. Paul Catherdral、Tower Bridge,天氣漸漸變陰,陽光不見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我一個人從住處經過St. James Park和Tafalgar Square到蘇活區,只是好想看看那些戲院,那個我曾經買了三張實體音樂劇票券的Leicester Square,但是被週六下午蘇活區的人潮嚇得不輕,太多、太多、太多、太多遊客,與記憶中的倫敦不太一樣,而且好多建築大樓都在維修,道路封來改去,回憶果然還是最美。

右駕的英國






Hadestown 在我的音樂劇清單之中,原本不知道住宿地點離 Central 那麼有距離,想安排一天晚上去看,後來塞不進行程裡了,到蘇活區的劇院門口拍照過過癮。Hadestown我們去New York看。
可是,我還是最喜歡用雙腳走過城市大街小巷的感覺,哪怕費時費體力,我可以悠閒的哼著歌,看著路上的行人、單車、雙層巴士,城市的流動,眼睛看最美,帶不走。
Shortly, I will be in 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 to end my journey.
我也因為和旅伴安排多留一晚,得以看見夜的倫敦,我第一次看見夜的倫敦,我們邊走邊討論著晚場音樂劇演員的魅力,在英式電話亭和大笨鐘前面淋著雨,晴朗了好些時光的英國,在我們的最後一晚降下了急雨,這才是倫敦,是嗎?夜的倫敦,我感到浪漫與留戀。


城市的流動,眼睛看最美,帶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