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03
天氣:豔陽高照
日子快的挺可怕的,轉眼已是五月天。初夏的味道愈來愈濃,炎熱天氣已在不遠處。隨著與自然距離拉近,就更能體會人、地在時空裡的流轉和變化。時隔兩週,一樣是繼續對付農田裡的雜草。前往田區之前,文昌老師先向大家介紹幾樣除草的工具及操作方式。
本日的工作分成兩部分。前半段,就現階段田區的情況進行大秧的補秧。透過人工的方式,將稻子排列較密集處重新疏開,再把多分出來的稻子移至缺漏處,一拔一補,慢慢將先前田區裡遭受福壽螺之患最嚴重處,恢復成原來的樣子。看似簡單的工作、做起來卻相當不容易,長大的稻子變得沈甸甸、份量十足,拿著在田間來回行走就變得格外艱辛(好重又好累)。沒多久我才意識到,若要認真處理這片2.5分地,絕對是個大工程,至少得耗費掉半天的時間。果然,種田的人最好不要太完美主義,不然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受真的好痛苦(心有戚戚焉)。
以為就只有這樣嗎?後半段,等待我們的是更吃重的苦力活。在文昌老師和助教的帶領之下,學員們拆成兩組,一組先穿上除草裝備,厚磅的連身圍裙和防護用的面罩,分別背起傳統汽油和現代充電的兩台割草機。其中,傳統汽油割草機需要一口氣拉開火星塞才能順利發動,大夥輪番練習,一腳踏穩割草機底盤,一手輔助支撐、另一手快狠準的拉到位,看似簡單的動作,但確實需要實際演練才有辦法抓到正確操作的技巧。
我負責前半段的除草區域。因此區雜草長度已高過膝蓋,處理起來並不容易。所以過程中雜草漫天飛舞、亂噴四濺,對第一次操作者來說其實頗為嚇人。但完工之後,看著草地清爽的模樣不免令人心曠神怡,成就感十足。

前面這塊空地是我清出來的喔
另外一組則是修補、整理田埂。我們拿著文昌老師準備的鋤頭,尺寸有大有小、形狀有圓有方,看著老師的示範,以有訣竅的施力,一步步將內側雜草及硬土剷平,若有地方不夠堅固則同步進行「補土」的工作,以類似塗水泥的概念,加強田埂側邊結構穩定度。就這樣順著一路做下去,田埂逐漸恢復成原來平整、乾淨的樣子。雖然手、腰又酸又累,但看著成果心情就非常愉悅。
中午,大家相約去了深溝路頭的「一簞食」用餐。最近,我很著迷於蔬食料理。雖然無肉、但蔬食料理更講究食材的新鮮與特性,在當令時節裡,透過合宜的烹煮技巧與料理人熟捻的味覺搭配,巧妙表達食物的原始、真實與純粹,讓人一口一口把風土吃下肚。每一匙、每一箸都是源自於土地的恩賜,慢慢的品嚐,身心因簡單的食物而感到富足。

一簞食四季飯糰餐
吃飽飯,還跑去隔壁的共同店大採購,買了好吃的南洋咖椰冰淇淋、金桔汽水及優美蕃茄、羽衣甘藍等食材,準備回家烹煮給家人們吃(優美番茄真的好讚,大推!
下午的課程是慢島講座,由若甄和大夥分享「一坪地主」計畫的始末。我很欣賞若甄的果敢,志在發想、也勇於實踐,很多計畫都始於一個念頭,如何實現?取決於發起人的決心有多少。因自耕田遇上的危機,讓爽朗外放的她開始在網路上號招群眾集資購買土地,集結眾人的力量,讓農耕經營得以維持下去。源於一個渺小的願景,卻在若甄不勞辛辭的努力下,付諸實行。相比之下,這就如同多數人嘴裡嚷嚷著的夢想,美好但卻遙遠。倘若能像她一樣,抱持著孤注一擲的心情,奮力抓住其中的一小小部分,或許,會不會,一切就變得完全不同?
若甄也向大家訴說自己落腳深溝的過程,更以清晰明理的思路,仔細衡量著未來各種農村生活的走向及可行性。集瘋狂、勇敢和理性於一身,可真是個奇女子啊(笑)。
會後和若甄促膝長談。她問我「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是什麼」我陷入思考,心裡明白目前的自己似乎還回答不出來。為什麼?想要的太多?還是不知從何開始?都有吧,混沌的腦袋是該好好沈澱、釐清一下。本著對身體行動和腦袋思緒需同步並進的渴望,勢必得接受緩慢移動的必經過程。無論如何,「有前進即是好事」我安慰自己,未來將會走到哪,誰又會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