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23.11.11
天氣:雖然是藍天好拍照,但芒花有點少
路線行程:台北(火車)-楊梅車站(公車)-秀才步道-埤塘公園-楊梅車站(公車沒來,只好走路)秋天想看芒花時,我大概就是想到南子吝、九份、大屯山這幾個區域,聽說桃園的秀才步道也是有名的賞芒花路線,這次就換個地方看芒花。秀才登山步道位於楊梅區秀才里,當地稱為秀才窩,相傳是清初時中國秀才堪輿家來雲遊四方看風水,到楊梅高地時,覺得四方開闊,近觀遠眺都好,稱讚山窩聚落是個好地理,因此秀才下轎處就稱為"秀才窩"。而此處清朝時確實也出了林姓、傅姓、李姓3位秀才,算是名符其實啦!
先講賞芒花結論,感想就是我標題的"蛤~"就這樣喔("吉伊卡哇"裡"烏薩奇"的蛤,一切盡在不言中)

因為附近還有個基石,就說要先走去摸個老窩山,後來~歹誌沒有憨人想的這麼簡單,有航跡,離線地圖上有線(有路跡),實場狀況都不一定是那麼美好的,我就遇過好幾次有航跡卻路太荒草太密現地看不出路跡的情況。
交通方式:
火車(台北-楊梅)-換乘公車(可搭桃園251公車,一小時一班,秀才步道站下車),我們要去摸個老窩山的基石,所以搭到職訓中心。
10:14 職訓中心站下公車。

順著秀才路(115道路)往前(往新竹方向)走,大馬路車多又曬~
10:29 看到右側長安高爾夫球場的大路牌,往高爾夫球場叉路右上。途中遇到叉路左邊是高爾夫球場,走右邊小路。路邊有個洞(就是雜草比較稀疏處),來回走動比對手上航跡,地圖上往老窩山的路徑是從此進。鑽進去後有點坎坷,近來少人走,竹子雜草都好茂盛,應抓稜線嚕上去。
11:14 上去是個軍營,狗狗遠遠的就感應到有人來,狂吠-在雜草中努力找到基石。雖然基石在軍營外,但此處是軍方敏感區域,看山友陳述,狗狗吠太久會有軍人出來關心,要摸基石請快閃。老窩山,一等三角點。
原路回去路徑很卡,基石旁邊出去是菜園果園,從菜園果園嚕出去,果園也很多狗狗,幸好有果園的主人出來管理狗狗,跟主人借道直接出去可以接到柏油路。
後記:一直到後來走到秀才步道,才發現老窩山被軍營的狗狂吠緊張到烙跑時忘記帶走小菊石,經過一個星期的風吹日曬雨淋後,託朋友帶我去撿回小菊石。
後記的補充資料:有在基點社團徵求是否有人上去摸基石,幫我帶回娃娃,經過基友基點之友們七嘴八舌講用密技,果然從路邊某電線桿暴力硬嚕上去不到50公尺,即使要努力撥雜草也快多了。就是這<秀才幹66號>對面草坡硬嚕上去,可直接抵達基石喔。

秀才登山步道
12:06 覺得心有點累的順著大馬路走回來到秀才步道的路口,公車站牌名稱就是:秀才步道(此時我還沒發現我把小菊石獸忘在老窩山了)。路旁有秀才步道的造景地標石,上面還繪有簡單路線圖。
秀才福德祠
順著秀才路769巷,走在民宅的小巷弄,經過"秀才福德祠",對面有個大水池,池邊種植的是整排松樹耶~
遇到叉路還有居民(應該是吧!)手繪的簡易路牌說明要往前直走才是秀才步道。沿著柏油路往上,經過九重葛棚架,就是走在秀才登山步道上。牆上偶有貼一些和秀才有關的詩點綴(像是韋莊的江上別李秀才),增加人文氣息。
秀才亭
12:30 之字形的道路走到山腰處有座雙層的涼亭-秀才亭,前面有片芒草,涼亭2樓秋風涼爽且視野開闊,就在秀才亭午餐。山下的城市景觀應該是楊梅、新埔市區。
中午涼亭吃中餐時,在背包掏啊掏的,終於發現咦~基點娃娃呢?好像剛剛忘了收(登愣!)繼續走秀才步道吧!(在後來上網詢問是否有山友上去老窩山幫忙攜回,本來想就算了留他在軍營旁固守,幾番思量,但那畢竟是陪我走過雪山西稜的小菊石,我這狀況應該也不會再走雪山西稜了)
12:58 休息20多分鐘簡單吃。繼續往上走轉個彎就到稜線,此處算是最高點,也是秀才步道主要欣賞芒花之處,此處其實也有山名,看介紹是太平山(大平山)。也有人稱為桃園版不厭亭,我只能說因為芒花規模的差別,這個要說低配版不厭亭都有點太勉強。
桃園觀光導覽網的秀才登山步道介紹:
https://travel.tycg.gov.tw/zh-tw/travel/attraction/978
右邊有天梯步道往下,也就是下去後再繞上來。整個秀才步道大概就在這一圈有規劃成幾段,可繞著相通走下去再上來。

天梯步道就是一條長長的階梯一路往下,到底時看到路口一棵大~樟~樹~,路口接橫向的秀才步道農田段(農田段不在簡易地圖上,應該說這兩年秀才步道新設計了幾段步道,但現場地圖沒更新)。
農田段
13:15 農田段起點有座土地公廟(福德祠)和木造的牌樓入口。
農田段多是水泥鋪面,穿過一開始的竹叢林蔭後,就是欣賞...農田?步道旁有種植一些落羽松,樹梢葉子變成紅色,再靠冬天一點說不定可看到整條小徑的落羽松變色。白色房舍後面的山坡茶園為茶園段,上面是剛剛走下來觀賞芒草的稜線。
水岸段
農田段到底左轉接水岸段,經過水池、秀才步道的秀才裝置藝術、紅磚民宅,小小福德祠,看到小徑旁還有居民放置裝飾的摩艾像耶~
接到S形的水泥小徑,穿梭在櫻花林中,看來此片山坡春天時亦是賞櫻處,但此時只能見到整片櫻花樹光禿禿的枝條。
走到頂的馬路就是春草坪台,旁邊有條小楊梅步道,但看看路旁簡易地圖,下去後是接楊梅照門道路(桃71),是另一側的大馬路。於是就繼續走山頂這條稜線,左側有小徑是茶園段,前方的小山丘上也是一片芒花。
茶園段就是沿著茶園山坡走,可繞下去接水岸段,在山頂上往下看是剛剛走的農田段,所以說就是這幾條橫的直的S行的在這區繞。
楊梅茶又稱為秀才茶,源於清朝時楊梅出了三位秀才,楊梅茶便有了秀才茶的稱號。(看來和此處地名"秀才窩"由來是有些差異的,不同位秀才啦!)
在強風吹拂中,整片芒草搖曳,比較有點感覺了。經過暮色亭,看名稱可猜想是欣賞夕陽風光的位置,順著上來的路接會到秀才路大馬路。
14:18 走大馬路往市區方向,要走一站的公車站牌,想說公車時間尚早,前面有處埤塘公園可以去看看。沿著馬路走朝右方山上看,那條稜線就是剛剛走下來的秀才步道。

秀才5B埤塘公園
14:25 看到埤塘公園的入口牌樓,秀才5B埤塘公園,裡面其實是一個社區,社區旁是個大水池(埤塘),經石門農田水利會進行埤塘美化工程,在週圍鋪設步道和種植綠樹,也有設置觀景休憩的木造平台。
埤塘沒很大,看起來環湖一圈大概10多分鐘吧!但我不敢繞太久,怕公車跑掉,簡單走一小段埤塘邊的步道,這段步道樹木種植整齊加上風吹湖面,很賞心悅目。

14:33 回到大馬路旁公車站(251公車),等啊等的~結果公車也沒來,只好(內心)邊哭邊走回楊梅車站。
15:13 踢馬路走回到楊梅車站(大概要走半小時多,說久也沒很久,但走馬路沒得四處逛或看花看草看蟲子我就覺得時間好漫長)。
踢馬路心好累,還丟了小菊石Q_Q。
搭火車回台北後,脆弱的我受到一些打擊,只好吃個豬排壓壓驚-大戶屋。
最後補刀: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秀才步道一個星期後我去金瓜石爬個山順便看芒花,難怪讓我有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心境,來兩張金瓜石芒花照片先聞香(請期待下一集的金瓜石茶壺山的芒花大爆炸)。

像汽車廣告

新竹湖口老街也有個秀才步道耶~
散策湖口步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