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小確幸:低薪族或退休族靠股利退稅,節稅又賺年中獎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5月報稅季開始啦!這是所有台灣民眾最害怕的一個月,不只所得稅、房屋稅一起轟炸,6月燃料稅又緊接而來,不小心就荷包大失血。

今年抱著忐忑的心試算一下所得稅,驚喜發現不只不用繳稅,還有650元的股利退稅收入,雖然不多,但也給我一個如何節稅,甚至拿取少許退稅年中獎金的想法。

本文是針對綜合所得淨額在59萬以下的小資族或退休族撰寫,高薪族群不適用,藉由累進稅率的-5%,加上股利抵減率+8.5%,兩者間+3.5%的差額,獲取減稅的機會,甚至拿到些微的退稅金額,。

單身小資族所得稅整理

所得稅公式

步驟一、基本生活費差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每人基本生活費(21萬)X(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親屬)-全部免稅額-一般扣除額-特別扣除額

步驟二、綜合所得總額

綜合所得總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殊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raw-image

步驟三、實際應納稅額

實際應納稅額=綜合所得總額X課稅級距稅額-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表--累進差額

raw-image


2025年所得稅試算範例

單身小資族:年收入40萬要繳多少稅?

若有一位單身的小資族,年收入為44萬,股利所得8000元,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定存利息)5000元(少於27萬),沒房沒車,租屋支出少於18萬,所得稅應納稅額多少?年收入多少才不用繳稅?

1.基本生活費差額:基本生活費21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儲蓄特別扣除額5000元=-2.3萬,負數計為0

2.綜合所得總額:年收入44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儲蓄特別扣除額5000元-基本生活費差額0=20700

3.應納稅額:20700X5%=1035元

4.股利所得扣稅:1035-8000X8.5%=355元

小結論:

單身且年收入低於22.8萬的人(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2025年不需繳納所得稅。由上方的公式可以知道,要達到小資族減稅或退稅的標準,可以試著提升儲蓄特別扣除額(定存利息),或增加股利所得,都能達到退稅的效果。

用節稅賺年中獎金--多賺8萬元

依照股利抵減稅額的公式(股利合計金額(54C)X8.5%),折抵稅額上限為8萬,只要試圖從兩方面著手,就能達到退稅的目標。

首先,持續提升儲蓄特別扣除額(定存利息),直到綜合所得總額為0。再來,增加購買股票的本金和殖利率,用最少本金,獲得最多股息,只要股息收入(54C)在94萬以下,都能得到退稅,最高可拿到8萬元。

利用上述兩個簡單的方式,就能為綜合所得總額低於59萬的小資族沒有收入的存股退休族,在每年哀鴻遍野的報稅季,增加一筆不少的年中獎金。但要切記,不要本末倒置,提升工作技能或斜槓,增加本業或副業收入,或用長期投資,賺取資本利得或股利所得才是增加資產的主要方式,所得稅的本意是薪資越高者,納越多稅給國家,進行社會福利或基礎建設,減稅或退稅僅是政府為了減輕低薪族負擔的政策。

我的一年實驗計畫(2025/5/16~2026/5/16)

既然異想天開的發現這個辦法,就想利用少量的資金驗證自己的理論,把這個退稅法推薦給小資族和退休族。因此,在不需繳納綜合所得稅的前提下,獲得1000元的退稅金額為目標,預計每月投入5000元,每年投入6萬元,購買高殖利率且價格穩定的高股息ETF或個股,來完成這個計劃。

我的退稅1000元實驗計畫

  • 目標:2026年5月31日股利所得1.2萬/2026年5月31日得到超過1000元退稅金額
  • 本金:每月5000元,總共6萬元
  • 實施方式:
    • 我的1年緊急預備金都放在銀行定存內,藉由提升儲蓄特別扣除額(定存利息),讓綜合所得總額歸零,等於不用繳納任何所得稅
    • 再透過股利所得回推,每年股利所得1.2萬,可以得到1020元(12000X8.5%)的退稅金額。
    • 如果要得到1.2萬的股利所得,高股息ETF(0056)的10年平均殖利率,落在5%左右,以5%的殖利率保守回推,需要本金24萬,來達到這個目標。
      • 5%殖利率:本金24萬
      • 6%殖利率:本金20萬
      • 7%殖利率:本金18萬
      • 8%殖利率:本金15萬
    • 扣除2024年5月的股利合計金額,還需要4363元(12000元-7637元)的股利所得,依照殖利率5%回推,需要本金87260元,來達成這個計畫。
raw-image
    • 如果預計每月存下5000元,每年存下6萬元,來進行這個計畫,需要殖利率高達7.3%。
    • 投資標的:
      • 條件1:尋找連續3年殖利率超過5%的高股息ETF或穩健的台股
      • 條件2:填息機率80%以上優先(不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
      • 條件3:現金股利的金額持續3年都上升(減少被高於價值的價格影響)
    • 現金殖利率排行前20名(玩股網):https://www.wantgoo.com/stock/dividend-yield?market=Listed
    raw-image
    raw-image

2026年5月的實驗結果

等明年再來更新實驗結果,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會提出原因並檢討,找出更完善的作法,明年見~~~

結論

仔細試算後,發現要達成這個實驗計畫,殖利率要高達7.3%,是不太符合實際的理想,但既然提出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就想實際操作看看,並從中吸取教訓。應該很多人覺得這個計畫很荒謬,僅為了少少的1000元退稅金額,這麼燒腦,但對於本金少的人,確實僅能拿到1000元,但本金高達1880萬的退休族,即使僅有平均5%的年化報酬率,也能獲得94萬的股息,並獲得8萬元的退稅金額

會有這個實驗計畫,是來自一位穩健投資的退休老先生,他在2025年拿到2.8萬的退稅金額,因為他沒有其餘的主動收入,加上有部分資產在定存內,每年以30萬左右的股利現金流當作退休規劃,這才是我計劃的起源。

再一次提醒,投資不要本末倒置,提升工作技能,增加本業收入,或用長期投資,賺取資本利得或股利所得才是增加資產的主要方式,所得稅的本意是薪資越高者,繳交越多稅給國家,進行社會福利或基礎建設,減稅或退稅只是政府為了減輕低薪族負擔的政策。

不只小資族沒有主動收入且擅長股票投資的退休族群,也可以嘗試利用每年5月退稅的機會,領回一小筆年中獎金,並妥善迴避二代健保和注意8萬的股利退稅上限,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瑋鴻-avatar-img
23 小時前
您好,我是商業周刊網站編輯, 想跟您請教轉載文章的問題, 如方便的話,能否請您與我聯繫呢? 我的email是 red_chen@bwnet.com.tw 信中將跟您說明轉載的細節, 感謝!
avatar-img
品味每一天
13會員
28內容數
跟樹懶一起細細品嘗每一個平凡日子,發現小確信。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最近報稅期間,有很多朋友開始計算距離所得級距上限有多少金額,還可以規劃多少54C股利所得,這次來討論看看怎麼計算?當然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所得稅都有各種試算結果,這邊僅以範例來討論。   如果不會算的朋友,剛好這次可以一起討論看看,當然
Thumbnail
最近報稅期間,有很多朋友開始計算距離所得級距上限有多少金額,還可以規劃多少54C股利所得,這次來討論看看怎麼計算?當然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所得稅都有各種試算結果,這邊僅以範例來討論。   如果不會算的朋友,剛好這次可以一起討論看看,當然
Thumbnail
在上篇【股息會不會領太多?又要報稅所得級距上限怎麼計算?以00878舉例,有哪些增加54C股利所得額度的方式?】這次複習一下有哪些增加股利所得額度的方法。 老集數有討論過。 2023年5月30日 圖1 大綱: 1.       前言 2.  
Thumbnail
在上篇【股息會不會領太多?又要報稅所得級距上限怎麼計算?以00878舉例,有哪些增加54C股利所得額度的方式?】這次複習一下有哪些增加股利所得額度的方法。 老集數有討論過。 2023年5月30日 圖1 大綱: 1.       前言 2.  
Thumbnail
政府對存股領息進行的稅制調整,將對投資人造成影響。文章中探討了政府改變原因及對股息的侵蝕,並分享了對應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政府對存股領息進行的稅制調整,將對投資人造成影響。文章中探討了政府改變原因及對股息的侵蝕,並分享了對應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繳納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也是一個檢討個人財務目標的好時機。這篇文章以作者小茹的個人經歷為例,深入介紹了在2022年和2023年的薪資所得、股利情況及合法節稅項目等內容。在現代物價飆漲的情況下,投資股票與善用股息扣抵稅額是改變財務命運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繳納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也是一個檢討個人財務目標的好時機。這篇文章以作者小茹的個人經歷為例,深入介紹了在2022年和2023年的薪資所得、股利情況及合法節稅項目等內容。在現代物價飆漲的情況下,投資股票與善用股息扣抵稅額是改變財務命運的有效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