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所得級距5%,領股息要繳稅的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2024年所得級距5%】補充一下領股息要繳稅的議題,所以很多人常常認為要繳股利所得稅,好像理所當然,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的認知跟環境不同而已,以為每個人跟自己一樣高所得,卻忘了看不見的大多數人的情況,可能只有5%所得級距。

➤若缺乏同理心,人只看得見鏡中的自己,以自己為基準,在別人眼中只看得見自己的成功、外貌和形象。

專門研究自戀的心理學家 Jean M. Twenge & Keith Campbell《自戀時代:現代人,你為何這麼愛自己?》書中有一段研究資料1982~2006年提到,美國人的自戀傾向大幅上升,國內的貧富差距也比以往更為懸殊,出現自我感覺良好、生活富裕以自我為中心。

▇人生大不同

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是12%以上的所得級距,2023新聞:年薪介於42萬3000~98萬3000元單身上班族稅率為5%。主計處薪資平台資料有80%的受僱員工總薪資低於98萬元。

▇單身小資族

若2024年來看單身小資族:年薪 44.6 萬元以下免繳稅(基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 13.1萬+薪資扣除額 21.8萬=合計年薪44.6萬元),所得淨額要56萬以上才是12%所得級距,這意思就是44.6+59=103.6萬,單身年所得103.6萬以下就是5%所得級距。主計處薪資平台資料有80%的受僱員工總薪資低於103萬元。

▇5%級距領股息還有機會賺到股利扣抵稅額。

全戶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並按全戶股利合計金額之8.5%計算可抵減稅額,抵減應納稅額,每一申報戶可抵減金額以新臺幣(下同)8萬元為限。

▇5%人生是常態

可能有網友會認為那你不是5%以上嗎?對阿,我年輕時也是5%一族,我的家人朋友現在很多也是5%一族,所以知道5%的情況,如果未來家庭所得超過所得級距上限,已經設計好投資稅務的計畫,時候到了用上即可,但我不會認為配息要繳稅的情況,是每個人都一樣,有些媒體常拿這個做文章。

➤這好像問窮學生你一個便當吃不飽,怎麼不去吃兩個,令人啼笑皆非。

▇換個角度想

若股利領到需要繳大量的稅金,某種程度代表投資有所成就,若做節稅規劃後還是需要繳大量股利所得稅,那也是為社會做功德,有福報。簡單的說就是善、美的回報,你也不虧。

▇威利財經角

 

 --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29.4K會員
886內容數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2025/04/20
前言 在上次的內容中,討論到7年的時間觀察週期,短期間要最快增加投資市值,槓桿搭配較高的年化報酬率工具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代表借貸就很差,以長時間周期來看,不借貸,將每月自由現金流全數投資,複利效果也很好,最終的市值會最高。有朋友討論到數學公式,這次也將程式碼中的公式轉換出來,有
Thumbnail
2025/04/20
前言 在上次的內容中,討論到7年的時間觀察週期,短期間要最快增加投資市值,槓桿搭配較高的年化報酬率工具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代表借貸就很差,以長時間周期來看,不借貸,將每月自由現金流全數投資,複利效果也很好,最終的市值會最高。有朋友討論到數學公式,這次也將程式碼中的公式轉換出來,有
Thumbnail
2025/04/19
前言 在前面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0050內有50檔標的已經足以分散風險5%以下,這讓我感到好奇,為何說可以分散風險,是什麼風險?那為何又是5%以下?這次來討論看看。 大綱 1.0050有沒有權重上限規定 2.台積電權重高的解釋 3.0050追蹤指數的特
Thumbnail
2025/04/19
前言 在前面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0050內有50檔標的已經足以分散風險5%以下,這讓我感到好奇,為何說可以分散風險,是什麼風險?那為何又是5%以下?這次來討論看看。 大綱 1.0050有沒有權重上限規定 2.台積電權重高的解釋 3.0050追蹤指數的特
Thumbnail
2025/04/18
前言 這次來觀察S&P500、納指100在個股權重上限怎麼做?設定權重上限有違背EMH效率市場假說嗎?到底要設權重上限好,還是不設定好? 大綱: 1.國際ETF權重上限的做法 2.S&P500的權重規則 3.納斯達克100的權重調整機制 4.設定權重上限是否違背EMH
Thumbnail
2025/04/18
前言 這次來觀察S&P500、納指100在個股權重上限怎麼做?設定權重上限有違背EMH效率市場假說嗎?到底要設權重上限好,還是不設定好? 大綱: 1.國際ETF權重上限的做法 2.S&P500的權重規則 3.納斯達克100的權重調整機制 4.設定權重上限是否違背EMH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報稅期間,有很多朋友開始計算距離所得級距上限有多少金額,還可以規劃多少54C股利所得,這次來討論看看怎麼計算?當然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所得稅都有各種試算結果,這邊僅以範例來討論。   如果不會算的朋友,剛好這次可以一起討論看看,當然
Thumbnail
最近報稅期間,有很多朋友開始計算距離所得級距上限有多少金額,還可以規劃多少54C股利所得,這次來討論看看怎麼計算?當然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所得稅都有各種試算結果,這邊僅以範例來討論。   如果不會算的朋友,剛好這次可以一起討論看看,當然
Thumbnail
在上篇【股息會不會領太多?又要報稅所得級距上限怎麼計算?以00878舉例,有哪些增加54C股利所得額度的方式?】這次複習一下有哪些增加股利所得額度的方法。 老集數有討論過。 2023年5月30日 圖1 大綱: 1.       前言 2.  
Thumbnail
在上篇【股息會不會領太多?又要報稅所得級距上限怎麼計算?以00878舉例,有哪些增加54C股利所得額度的方式?】這次複習一下有哪些增加股利所得額度的方法。 老集數有討論過。 2023年5月30日 圖1 大綱: 1.       前言 2.  
Thumbnail
政府對存股領息進行的稅制調整,將對投資人造成影響。文章中探討了政府改變原因及對股息的侵蝕,並分享了對應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政府對存股領息進行的稅制調整,將對投資人造成影響。文章中探討了政府改變原因及對股息的侵蝕,並分享了對應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繳納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也是一個檢討個人財務目標的好時機。這篇文章以作者小茹的個人經歷為例,深入介紹了在2022年和2023年的薪資所得、股利情況及合法節稅項目等內容。在現代物價飆漲的情況下,投資股票與善用股息扣抵稅額是改變財務命運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繳納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也是一個檢討個人財務目標的好時機。這篇文章以作者小茹的個人經歷為例,深入介紹了在2022年和2023年的薪資所得、股利情況及合法節稅項目等內容。在現代物價飆漲的情況下,投資股票與善用股息扣抵稅額是改變財務命運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這兩天看到一篇「收入靠股息,上班去打工」的文章,裡面提到第二季可領到的股息約12萬,等同於月薪4萬元,光股息就贏過30%的受薪階級,因為原文有將各投資目標的預計股息列出,決定來算算看本金需要多少。
Thumbnail
這兩天看到一篇「收入靠股息,上班去打工」的文章,裡面提到第二季可領到的股息約12萬,等同於月薪4萬元,光股息就贏過30%的受薪階級,因為原文有將各投資目標的預計股息列出,決定來算算看本金需要多少。
Thumbnail
目前手上資產配置 市值10%——年化5% 高息29%——年化2% 個股33%——年化7% 美債38%——年化7% 粗估股利報酬約3%(已扣除利息) 資本利得成長我預估約5%成長 每年5%成長可以持續質押等比例投入 2024年我給自己設定了三個大原則 一、25%原則 市值1/4、高
Thumbnail
目前手上資產配置 市值10%——年化5% 高息29%——年化2% 個股33%——年化7% 美債38%——年化7% 粗估股利報酬約3%(已扣除利息) 資本利得成長我預估約5%成長 每年5%成長可以持續質押等比例投入 2024年我給自己設定了三個大原則 一、25%原則 市值1/4、高
Thumbnail
【2024年所得級距5%】補充一下領股息要繳稅的議題,所以很多人常常認為要繳股利所得稅,好像理所當然,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的認知跟環境不同而已,以為每個人跟自己一樣高所得,卻忘了看不見的大多數人的情況,可能只有5%所得級距。 ➤若缺乏同理心,人只看得見鏡中的自己,以自己為基準,在別人眼中
Thumbnail
【2024年所得級距5%】補充一下領股息要繳稅的議題,所以很多人常常認為要繳股利所得稅,好像理所當然,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的認知跟環境不同而已,以為每個人跟自己一樣高所得,卻忘了看不見的大多數人的情況,可能只有5%所得級距。 ➤若缺乏同理心,人只看得見鏡中的自己,以自己為基準,在別人眼中
Thumbnail
近期看到朋友貼的幾篇文章,其中有提到幾個投資929的思考觀點,可以來討論看看,是不是裡面提到的問題真的都是問題?還是只是多慮?   網路上常見很多投資觀點,對於投資人來說,不論是正面觀點還是反面觀點都值得思考看看,尤其投資這檔的受益人數來到47萬人,對比0050受益人66萬,已足以代表台
Thumbnail
近期看到朋友貼的幾篇文章,其中有提到幾個投資929的思考觀點,可以來討論看看,是不是裡面提到的問題真的都是問題?還是只是多慮?   網路上常見很多投資觀點,對於投資人來說,不論是正面觀點還是反面觀點都值得思考看看,尤其投資這檔的受益人數來到47萬人,對比0050受益人66萬,已足以代表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