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重慶(7)―緬懷歷史古蹟:張飛廟、三道拐古村落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在三峽大壩開始蓄水後,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張飛廟被遷移至原址的較下游處,成為搬遷距離最遠,文物級別最高,單項工程金額最大的「受災戶」。整體建築一切都依照原廟打造,除了有紀念張飛的殿堂,還有紀念杜甫在此客居的廳堂,是中國廟宇難得一見的文武合廟。此廟更珍藏從漢朝至清朝名家的書畫,像是顏真卿、岳飛、蘇東坡和黃庭堅等作品,因此有「文藻勝地」的美譽。

三倒拐古村落建於清代至民國,街道依山而建可鳥瞰長江,抗戰時期曾是最繁華的地段,有商鋪100餘家提供後勤物資,也是軍醫所在,是重慶現存少有依山而建的老街。如今被封閉起來準備進行維修,僅剩幾間特色小店和咖啡館,未來要打造成旅遊景點。(2025年4月)

張飛廟前的小攤竟然販賣巨大拜拜用的香

張飛廟前的小攤竟然販賣巨大拜拜用的香

廣場有尊龐大的張飛雕像,前有巨大的香爐供人膜拜

廣場有尊龐大的張飛雕像,前有巨大的香爐供人膜拜

此廟最奇特的是正門歪斜,因為要對著蜀漢(成都)方向,以表張飛的忠心耿耿

此廟最奇特的是正門歪斜,因為要對著蜀漢(成都)方向,以表張飛的忠心耿耿

桃園三結義的雕像

桃園三結義的雕像

正殿張飛的雕像

正殿張飛的雕像

蘇軾的《前後赤壁賦》真跡,書法字體實在太美了,還有許多字畫、碑刻等,此廟有文、書、刻三絕之譽

蘇軾的《前後赤壁賦》真跡,書法字體實在太美了,還有許多字畫、碑刻等,此廟有文、書、刻三絕之譽

杜甫曾在此客居,用雕像和其書法來紀念

杜甫曾在此客居,用雕像和其書法來紀念

拾階而下眼見三倒拐古村落兩旁的斷垣殘壁,讓人感嘆時代的眼淚

拾階而下眼見三倒拐古村落兩旁的斷垣殘壁,讓人感嘆時代的眼淚

古街的居民多已搬離,現存房屋多是危樓,瀰漫著滄桑與歷史感

古街的居民多已搬離,現存房屋多是危樓,瀰漫著滄桑與歷史感

這裡曾是抗戰時期的醫院,許多前線的傷兵治好後就在此定居下來

這裡曾是抗戰時期的醫院,許多前線的傷兵治好後就在此定居下來

更多作品可追蹤―「唐蘋想很多」

https://vocus.cc/salon/tangping

https://www.instagram.com/tang.pin/

https://www.facebook.com/TANGPING1229/

https://www.threads.net/@tang.p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唐蘋想很多的沙龍
23.7K會員
379內容數
這裡有我的星座、兩性、娛樂時事分析,更有劇評及旅記。曾出版「戀愛的50個現象」圖文書,「聯合報」、「TVBS週刊」、「FsahionGuide流行情報網」、「花蓮最速報」專欄圖文連載,更多作品可追蹤IG/Threads/FB:唐蘋想很多。
2025/05/14
重慶三大古鎮皆有千年歷史並各具特色,濯水古鎮至今保留大量傳統吊腳樓建築和土家族少數民族的風情。磁器口古鎮保存最完整,知名度也最高,是熱門觀光打卡地。長壽古鎮曾是商賈雲集的水陸交通樞紐,有濃厚的敬老養生氛圍。
Thumbnail
2025/05/14
重慶三大古鎮皆有千年歷史並各具特色,濯水古鎮至今保留大量傳統吊腳樓建築和土家族少數民族的風情。磁器口古鎮保存最完整,知名度也最高,是熱門觀光打卡地。長壽古鎮曾是商賈雲集的水陸交通樞紐,有濃厚的敬老養生氛圍。
Thumbnail
2025/05/12
龍缸國家地質公園集險峻峽谷、奇特地貌與豐富生態於一體,最著名的是有「天下第一缸」之稱的龍缸天坑,還有世界第一長的懸挑玻璃廊橋「雲端廊橋」,更有玻璃絕壁棧道,能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Thumbnail
2025/05/12
龍缸國家地質公園集險峻峽谷、奇特地貌與豐富生態於一體,最著名的是有「天下第一缸」之稱的龍缸天坑,還有世界第一長的懸挑玻璃廊橋「雲端廊橋」,更有玻璃絕壁棧道,能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Thumbnail
2025/05/07
天生三橋是重慶的招牌景點,是電影《變形金剛4》、《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夯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取景地,因而聲名大噪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景點。
Thumbnail
2025/05/07
天生三橋是重慶的招牌景點,是電影《變形金剛4》、《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夯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取景地,因而聲名大噪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景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深厚歷史 台中張廖家廟是一個擁有深厚歷史與文化的場所,這樣的地方讓我感受到一種莊嚴與典雅的氛圍。來到這裡並不是因為我姓"張"或姓"廖",而是因為這座廟宇離台中市的逢甲夜市很近,讓我在熱鬧的街市之間找到了這麼一處安靜且適合速寫的場所。 廟宇風格 選擇這個地方作為速寫的主題,是因為它的建築具有典型
Thumbnail
深厚歷史 台中張廖家廟是一個擁有深厚歷史與文化的場所,這樣的地方讓我感受到一種莊嚴與典雅的氛圍。來到這裡並不是因為我姓"張"或姓"廖",而是因為這座廟宇離台中市的逢甲夜市很近,讓我在熱鬧的街市之間找到了這麼一處安靜且適合速寫的場所。 廟宇風格 選擇這個地方作為速寫的主題,是因為它的建築具有典型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行天宮傳承三教聖賢義理,以五倫八德為宗旨、提倡問心敬神、期導引世道人心於正軌。行修宮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之一,也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中占地最廣的廟宇。 行修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白雞路155號 ​開放時間: AM04:00-PM19:00 ​電話: 02     2671 
Thumbnail
行天宮傳承三教聖賢義理,以五倫八德為宗旨、提倡問心敬神、期導引世道人心於正軌。行修宮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之一,也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中占地最廣的廟宇。 行修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白雞路155號 ​開放時間: AM04:00-PM19:00 ​電話: 02     2671 
Thumbnail
在車輛大量往來的新海橋一旁,厚德宮正好被橋的擋牆遮住,且廟前的小路平時也沒有多少人會路過。然而這間僻靜的廟裡,卻記錄著一點也不平穩的歷史:大水沖走了新莊的一條街。自然災害能夠改變地景地貌,這條被沖走的街,究竟原本在哪裡呢?雖然沒有明確的紀錄,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線索,能讓我們試著找到這條街的故事。
Thumbnail
在車輛大量往來的新海橋一旁,厚德宮正好被橋的擋牆遮住,且廟前的小路平時也沒有多少人會路過。然而這間僻靜的廟裡,卻記錄著一點也不平穩的歷史:大水沖走了新莊的一條街。自然災害能夠改變地景地貌,這條被沖走的街,究竟原本在哪裡呢?雖然沒有明確的紀錄,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線索,能讓我們試著找到這條街的故事。
Thumbnail
苗栗大湖,是一個充滿著濃厚鄉村風情的小鄉鎮,而大湖萬聖宮則是這個地方最引人注目的地標之一。這座宏偉的宮殿式建築,不僅在外觀上令人驚艷,更是一個蘊藏著深厚信仰和文化底蘊的寺廟。 停好車後,我和朋友一同走進大湖萬聖宮,頓時被它的氣勢所震撼。高聳的牌樓上刻著金光閃閃的龍紋,象徵著古老神秘的力量。進入寺廟
Thumbnail
苗栗大湖,是一個充滿著濃厚鄉村風情的小鄉鎮,而大湖萬聖宮則是這個地方最引人注目的地標之一。這座宏偉的宮殿式建築,不僅在外觀上令人驚艷,更是一個蘊藏著深厚信仰和文化底蘊的寺廟。 停好車後,我和朋友一同走進大湖萬聖宮,頓時被它的氣勢所震撼。高聳的牌樓上刻著金光閃閃的龍紋,象徵著古老神秘的力量。進入寺廟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