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橋•故事站,讓我們用文字搭一座橋,帶你以新的視角,重新認識熟悉的島。
新莊老街上有一間常被人忽略的土地公廟,紀錄新莊土地公的專書沒有收錄、GOOGLE街景沒有拍攝到、地方導覽也時常遺忘,但刻在這間廟牆上的碑記,卻記錄著一個影響當地的大事件,這間廟的名字是:厚德宮。
在車輛大量往來的新海橋一旁,厚德宮正好被橋的擋牆遮住,只露出廟頂裝飾最頂端的一點點蹤跡,且廟前的小路平時也沒有多少人會路過,導致這間廟陷入大量人車從旁經過,卻沒有多少人認得的奇妙狀態。然而這間僻靜的土地公廟裡,卻記錄著一點也不平穩的歷史:大水沖走了新莊的一條街。
厚德宮牆上的碑記是這樣紀錄的:
本宮原名福德祠,創建於清乾隆年間,迄今兩百餘年。最初建祠地址在橫後街,遭洪水流失,今已變成淡水河河心,由是遷地重建。而後又逢水害,乃三遷於大觀街現址……
厚德宮過去位在橫後街上,後來被洪水沖走,遷地重建兩次之後才到現在的位置,而橫後街已變成現在的淡水河(大漢溪)河心。這就讓人好奇了,自然災害能夠沖走一整條街,改變地景地貌,這條被沖走的街,究竟原本在哪裡呢?雖然官方並沒有明確的紀錄,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線索,能讓我們試著找到這條街的故事。
由地名的角度來分析,在臺灣以「橫」為名的街道,表示這條街的方向與「直著走」的主要街垂直,是「橫著走」的街道;而這些以橫為名的街,大都是在清代發展出來的舊路,如:鹿港橫街、臺南下橫街等……民國年間的新路比較不會以這種方式命名,而日本人更不用說了,他們對於「街」的概念與漢人完全不同。在日本人的概念裡面,「街」(まち)指的是街區,相當於中文的商店街、書店街,而道路在日文中會稱為某某通、某某道,而不稱為某某街。至於後街指的是依附在主街之後的街道,相對於前街。所以可以推論,橫後街是清代發展出來的街道,是垂直於新莊街、位於新莊街後側(靠河側)的一條街。
從日治時期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日日新報來搜尋,可以找到三則有關橫後街的報導,分別出現在1902年、1904年以及1906年。可以推測,在1906年的時候,橫後街尚未被沖走且依然有人居住;也有一種可能,這些地名指的其實是橫後街沒有被沖走的部分,居民持續在這裡生活著。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地理學家富田芳郎教授(1895~1982)的文章。富田教授曾到臺灣研究各地的地理環境,包括地質、地形、聚落型態等等......,當中有幾篇正是對新莊街的街村分析。雖然不是特別著重分析的部分,但文章中有提到:
由於河道北遷,導致過去曾發展至淡水河河心的南部街區已消失。有人因此認為新莊一開始並非是街村,是因為河向北移動,導致村町南部潰滅。但如圖所示,河中喪失的其實僅有後街仔的一角,大致上與當初新莊發展的街村型聚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圖中所標示的後街仔,是現在新海橋下方一帶、厚德宮的附近,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性,橫後街被沖走之後,剩餘下來的街區被稱作後街仔呢?我們再接著看下一個線索。
新莊在地作家鄭清文(1932~2017)生涯最後一部作品《紅磚港坪》中的同名短篇裡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臭香姨家就在公會堂後面的後街,就是石世文以前住家的後面。
後街不長,整條街面對大水河,聽說很久以前,後街是兩排屋子相對,對面的一排被大水河的洪流刮走了。港坪就是為了防止洪水的沖刷建造的。
後街沒有商店,都是住家。
後街以前有兩排房子相對,但靠河的一排被大水河(大漢溪)沖走了。
此外,新莊耆老陳國治也曾在訪談中提到:
1898年(日治31年)颱風,暴風雨沖失後街仔一部份及土地公廟,剩餘街道即今碧江街的一部份。
現在稱為碧江街的街道,是從新莊三山國王廟前延伸至新月橋下武前街的一條道路,當中就包含了被稱為後街仔的區域。
從以上幾項線索來推論,橫後街極有可能是新海橋下方一帶,曾經存在過的街區。隨著河水不斷侵蝕,橫後街逐漸被大河帶走,街上的土地公廟厚德宮被沖走過,甚至在1898年有整排街屋都被刮入河中,曾經的街區就這樣逐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直至今日,只剩下散落各處的文字,記錄著這條消失的街。
儘管我們找到了橫後街的位置,但新莊洪水的故事並沒有因此結束,猛烈的風災仍然發生、沖走的事物還有許多,沒有說完的故事,就讓我們留到下篇故事再來聊吧。
鯤橋故事站,期待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