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含有「韓孟子的藝文沙龍」共 18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很多人都有被毀謗的經驗,我自不例外。回顧二十多歲時初入母校當助教,就曾遭受不能「作學問」的質疑。34歲考上博士班,也曾被母系某教授嘲笑是「放水錄取」。其後拿到博士學位,都還有人質疑我的論文品質。當年還是副教授,榮獲全校性研究績優奬,也有人不服氣;就算我待人處世,一向低調到不行,依然耳語上身。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語言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其中隱喻更賦予生動和具象的力量。所謂「隱喻」就是「以此喻彼」,使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成為可以感知的對象。認知語言學家普遍認為:「隱喻是認識世界的工具」,而其中,動物隱喻又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隱喻不僅反映人類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更將自身經驗和情感投射到物象之上。
Thumbnail
白象是很有意思的事 據說帝王或國君想要不露痕跡的整治下面的人 就會賜他一頭白象(尊貴的象徵) 表面上是蒙受聖恩很有面子 其實是“燙手山芋” 因為大象食量大費錢 萬一養死了 更落個欺君之罪吶!
到底是什感因素 使一位生理學博士在不良少年中間工作? 韓寶键為什麼還羅與她同時代的人完全不同的生涯 ? 她為何不留在安定繁業的美國 卻到大陸和台灣 ,經歷許多危險和艱難 ? 只因神把她從自殺的邊緑坯救出來,並赋予她生命的意義 ,所以她順服了神的呼召,發現祂的信實超乎所求所想 。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在日常生活、尤其在收看政治性談話節目視頻時,最常見到一種隱秘的語言操縱手法——「偷換語言概念」。這種策略使表面的論述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暗藏語言邏輯的漏洞,從而誤導受眾、改變認知取向,達到認知戰的目的。理解這種現象及應對之道,對於提升思辨能力至關重要。
Thumbnail
自由的迷思,尤其表現在教育子女上,經常讓一些父母困惑。 限制子女的自由,不一定為子女的發展設限,而是爲了保護子女。 傳授子女知識,不是爲了填鴨而扼殺其創造力,而是使其獲得知識,進而得到求知的自由(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下,得到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爲自由)。
「與神同行」這個短語蘊含了深刻的屬靈意義。它不僅指一種行動,更是一種生命的狀態與心靈的連結。當人與神同行時,意味著他選擇以信靠、順服與親密的關係來回應神的愛與呼召。這不僅是一條行走的道路,更是一種活出的見證。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真相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謊言─一個故意製造的不誠實;而是虛構─一個不真實,卻有說服力,緊纏著不放的虛構故事。」此為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名言。我是在E. Loftus和K. Ketcham合著的《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洪蘭教授譯名為《記憶與創憶》)書首次見到。
Thumbnail
嗨,晨安!文讀了知。陪伴雙親至其終年這些事日常常也發生!
當代哲學大師唐君毅先生嘗言:「在群眾之中,你生活在當代;在孤獨中,你生活於所有時代。」又說:「孤獨的一個人,在一個人與莫有之間,蘊藏著無限。」短短幾句,已道出孤獨的深邃意義——孤獨讓我們有機會超越當下,進入一片精神的廣闊天地,成就沉思與創造的可能。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在一般觀念中,性格內向、缺乏自信、文化差異大、有心理疾病或無家可歸者,往往被視為「邊緣人」。然而,在社會學與心理學的語境中,「邊緣人」特指那些在社交互動處於邊緣或孤立的個體,通常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致使他們無法融入主流社會。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邊緣人,真的需要愛心和同理心來接觸。
某學生擔任通識教育教師多年,提及國內不少科技大學主事者,明知需要通識教育,却未必擁有正確的認知,使得教師們糾結在「趨向博雅」還是「趨向通識」,工作得相當辛苦,却未必達成效果。 歐美大學的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和通識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雖然在目標和範圍。
Thumbnail
心智成熟 自由獨立正是博雅教育的目的 可Ai時代來臨 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可能翻天覆地的改變 舊時像是早期老祖先智人採集狩獵生活 然後農業社會 然後工業社會 分工複雜多元…… 現在進入新的“奇異點” 代表要將現在的生活樣態做一個“扭轉‘’的動作:可能學校將來會關閉 在家面對Ai機器就能“雙向‘’學習 而不是舊時的收集 背記所有可觸及的知識(不管有用無用或只為測驗)使用者只要把文字語言素養練習好 能較詳細的“詠唱”給機器 在大數據裡的詳細精確資料就會回饋出來(模糊的問題得到模糊的答案 )因此我主張通識教育比較可行 說得簡約些:什麼都略知一二比精通一門課要能適應Ai時代的需求。 https://vocus.cc/article/665ab7acfd89780001046483 拙作:略知一二這檔事 請賜教 謝謝!
我是個古典音樂發燒友,雖然西樂器一竅不通,就是愛聽古典音樂演奏,也狂熱鑽研相關知識。在室內樂方面,雖然任何樂器的搭配我都喜歡,還是比較偏愛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也曾搜集若干演奏版本,反覆聆聽。往昔還在大學教書,深夜燒腦寫論文,或在生活中最艱難的時期,這些音樂都曾陪伴著我。
Thumbnail
嗨,晨安!謝謝您的介紹與之聆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