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沒有人去關注,所以籌碼很乾淨,一有利多就應聲上漲。像這樣的個股,上漲動能十分旺盛,可說是一開張就可以吃三年,在短期間內,資金通通集中過來了。就算空方想要進場分一杯羹,也不容易造成股價下跌。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其他的金融商品操作技巧也要能掌握起來才能獲利,這就要看每個投資人為自己設立的目標是什麼。如果是像月光目前是以每個月賺取30個便當錢就行,那就先以當沖為主,累積的資金可以用來中長期投入,以增加自身的持股張數。所以,權證小哥那種動不動就百張數量沖來沖去的的做法,並不是說不好,而是不適合當下的月光使用。相對的,月光可以操作那種交易張數是千餘張的標的,是因為操作的張數就是一張或兩張而已,進出相對容易。而對於這一次重新出發,也要建立起新的策略才行:
第一,想起以前在研究波段價差時,會從投信及外資持續買入的標的開始研究起,為何主力最近要買入呢?股價是不是有發動了呢?固然無法知道到底要在何時發動?是明天或是三天後?但總是能夠去鎖定某些目標。這樣的道理用到當沖交易,就是要去鎖定那些周轉率高的標的。
第二,了解地板股的重要性,其實很多高週轉率的飆股,一開始都是從很久乏人問津的個股所發動的。因為沒有人去關注,所以籌碼很乾淨,一有利多就應聲上漲。像這樣的個股,上漲動能十分旺盛,可說是一開張就可以吃三年,在短期間內,資金通通集中過來了。就算空方想要進場分一杯羹,也不容易造成股價下跌。第三,了解高價股的操作方法,對於當沖客而言,高價股占交易額度,能夠買進張數少,不容易操作。但對於用手機下單當沖的月光而言,少即是多。就算只能買進一張,有賺到便當錢就已經足夠,不用一定要來個百張殺進殺出才過癮。換言之,高價股與銅板股都是可以列為操作的標的。
在交學費之後,就要有所得才行。這市場永遠有人在獲利,自己要能去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式才行。有量才有價,看準的標的是有照自己的劇本去走的,也就是標準的緩步上漲格局,如果是自己看不懂的,那就放棄操作,反正機會總是會不斷出現,就怕自己失去自信心及本金去進場。而在等待時機入場時,要有耐心等到相對低點再買進,如果在相對低點買入,股價還是往下,那就要認賠作收。不然的話,在好的點位買入,就不容易被套在高點無法動彈,就好比是在中間點位進場,要下跌有限,要上漲獲利也有空間。
因為常常會發生一買入就開始下跌的情況,好像空方都知道自己剛買入似的,但不要以為做空很有利,如果一路往下賣而賣不下去,還是有可能會被拉上來的,甚至往下一小段就被拉到漲停也不是不可能。本來,量大股就會有幾場多空角力在拉扯,上下波動是很正常的。如果股價是一開盤就一直往上不回頭,那也沒有上車的可能性,就是在旁看戲就好。而且,買入後就往上漲固然是好,買入後都不動也還不錯,因為代表價格有支撐,沒有直直落。能夠在買入點位來回震盪,已經可說是增加勝率了,代表有可能往上漲,會需要一些時間來確認角力的結果如何。就算漲得很慢也沒關係,趨勢是對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