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的貿易豪賭:對歐盟關稅大限延期,是讓步還是更大風暴的前兆?
搞定國內事務之餘,國際貿易這盤棋局也沒閒著。川普總統近期在美歐貿易關係上可謂動作頻頻,先是威脅要祭出重稅,接著又突然釋出延期訊號。這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川普的關稅威脅與延期決定
美國總統川普最初表示,由於對歐盟貿易談判進展不滿,考慮自6月1日起對所有歐盟商品加徵50%的關稅。然而,在5月25日,川普突然宣布將關稅實施的最後期限延至7月9日。這項決定是在他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通話後做出的。馮德萊恩在社群媒體上表示,歐盟已準備好迅速推進談判,但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成「好的協議」。川普也在他的Truth Social帳號上證實了這項消息,並稱「很榮幸」能同意延期。
歐盟的反應與立場
馮德萊恩形容與川普的通話是「良好」的,並強調歐盟與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重要且密切的貿易關係。歐盟方面表示,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歐盟顯然不希望美國祭出高額關稅,因此願意積極與美國進行談判,以尋求解決方案。
關稅的潛在影響
川普政府曾於4月初宣布全球「解放日」互惠關稅,一度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隨後暫停了對大多數國家(除中國外)的關稅90天。若川普真的對歐盟商品加徵50%關稅,將會影響價值約606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美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購買了歐盟21%的出口商品。歐盟對美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藥品、汽車、飛機、機械、石油和酒精飲料。高額關稅無疑將對這些產業造成衝擊,並可能引發貿易戰。
貿易談判的背景與進展
自今年4月以來,川普政府一直在與各國進行貿易談判。到目前為止,唯一達成的協議是與英國的協議。與中國的談判仍在進行中,雙方此前已同意降低關稅。美歐之間的貿易談判,則是在川普政府尋求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的背景下展開的。
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向來充滿不確定性,這次對歐盟關稅的延期,究竟是為了爭取更多談判空間,還是醞釀更大規模的貿易行動?7月9日的大限將至,美歐貿易關係的走向,仍充滿變數,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