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驚險轉彎:非營利組織堅守控制權,背後是怎樣的博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OpenAI的驚險轉彎:非營利組織堅守控制權,背後是怎樣的博弈?

OpenAI的驚險轉彎:非營利組織堅守控制權,背後是怎樣的博弈?

OpenAI這齣大戲,劇情可謂峰迴路轉。正當大家以為它要全面擁抱資本之際,突然一個急轉彎,宣布非營利組織將繼續掌握控制權。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監管機構與輿論壓力:OpenAI不得不低頭?

OpenAI最初由Sam Altman和Elon Musk等人於2015年創立,定位為非營利研究實驗室,目標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而發展AI技術。然而,隨著AI研究的成本日益增加,OpenAI在2018年轉向「有上限利潤」模式,引入了外部投資。這種模式允許公司吸引大量資金,同時保持一定的非營利監督。

然而,隨著OpenAI的商業價值飆升,特別是在ChatGPT推出後,外界對於其是否偏離了最初使命的擔憂也日益增加。 包含Elon Musk在內的一些批評者,指責OpenAI追求利潤而背離了其安全第一的原則。不僅如此,前OpenAI員工和外部專家,包括AI領域的泰斗Geoffrey Hinton,也致函加州和特拉華州的監管機構,要求阻止OpenAI轉為完全的營利性組織。

在這樣的內外壓力下,OpenAI似乎不得不重新考慮其發展方向。OpenAI董事長Bret Taylor表示,該公司在與加州和特拉華州檢察長辦公室進行建設性對話後,做出了這一決定。

公益公司(PBC)模式:權宜之計還是長期戰略?

OpenAI最終選擇了一條折衷的道路:將其營利性部門重組為公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但整個公司仍將由非營利組織控制。這意味著,OpenAI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其對社會的影響。

與傳統的營利性公司不同,PBC除了對股東負責外,還肩負著公共使命。Altman認為,通過擴大AI的可訪問性,可以幫助人們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物,並推動社會進步和生活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並未透露非營利組織將持有PBC的具體股份比例,僅表示將持有「很大」的股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非營利組織將繼續有權任命董事會成員,以確保OpenAI的發展方向與其最初的社會和倫理目標保持一致。

投資者和批評者:誰會買單?

OpenAI的這一舉動能否平息投資者和批評者的疑慮,目前還不得而知。前OpenAI政策和倫理顧問Page Hedley表示,這一更新並未解決諸如誰將擁有公司技術以及如何確定目標優先順序等問題。

對於投資者而言,OpenAI的盈利能力無疑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據報導,OpenAI最近完成了一輪由軟銀領投的400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高達3000億美元。 然而,有消息稱,如果OpenAI未能在年底前完成重組,軟銀可能會將投資削減一半。

此外,OpenAI與Elon Musk之間的法律糾紛仍在繼續。Musk指控OpenAI轉變為營利性公司,與他自己的AI創業公司形成直接競爭。

OpenAI的未來:在創新與責任之間尋找平衡

OpenAI的這次轉變,反映了AI公司在追求技術進步和商業利益的同時,所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社會責任挑戰。如何在創新與責任之間找到平衡,將是OpenAI乃至整個AI行業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也在聲明中提到,OpenAI 的長期願景是將強大的 AI 工具大眾化,將它們掌握在個人手中,而不僅僅是政府或企業。

OpenAI的未來走向,仍然充滿著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一舉一動,都將對AI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OpenAI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是最具創新力的科技公司,也無法忽視來自社會各界的聲音。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在追求技術突破的同時,堅守倫理底線,將是每一家AI公司都需要面對的考驗。OpenAI能否在重重挑戰下,真正實現其「為了人類的利益而發展AI」的崇高目標,讓我們拭目以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ter 全球經濟觀察
1會員
28內容數
全球商業經濟局勢變化很快,見一個部落格來記錄平日所看以及整理
2025/04/28
眼看全球經濟被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攪得天翻地覆,各界都在密切關注這位非典型總統下一步會怎麼走。關稅大旗揮舞了幾週後,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轉變。究竟是川普準備軟化立場,還是另有盤算?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2025/04/28
眼看全球經濟被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攪得天翻地覆,各界都在密切關注這位非典型總統下一步會怎麼走。關稅大旗揮舞了幾週後,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轉變。究竟是川普準備軟化立場,還是另有盤算?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2025/04/22
各位科技迷們,你有沒有想過,每天滑來滑去的iPhone,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學?蘋果公司,這家美國科技巨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邊是「美國製造」的呼聲,另一邊是根深蒂固的「中國製造」供應鏈。這場大戲,究竟會如何落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22
各位科技迷們,你有沒有想過,每天滑來滑去的iPhone,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學?蘋果公司,這家美國科技巨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邊是「美國製造」的呼聲,另一邊是根深蒂固的「中國製造」供應鏈。這場大戲,究竟會如何落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無數中小企業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BBC的報導指出,許多企業的對美訂單停擺,工廠被迫停產,數百萬美元的貨物堆積在倉庫中,進退兩難。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無數中小企業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BBC的報導指出,許多企業的對美訂單停擺,工廠被迫停產,數百萬美元的貨物堆積在倉庫中,進退兩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期股市AI題材極為熱門,本粉專作為一個稅法導向的專頁,自然希望談一談生成式AI對於稅務服務的衝擊。   由於瑞蒙即將研究所開學,秉持著想要輕鬆一點的私心(以及嘗試不同寫作風格的決心),本文將不會比照過去貼文的架構,希望能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各位讀者介紹此議題。 1. 我國與歐美稅務服務的
Thumbnail
  近期股市AI題材極為熱門,本粉專作為一個稅法導向的專頁,自然希望談一談生成式AI對於稅務服務的衝擊。   由於瑞蒙即將研究所開學,秉持著想要輕鬆一點的私心(以及嘗試不同寫作風格的決心),本文將不會比照過去貼文的架構,希望能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各位讀者介紹此議題。 1. 我國與歐美稅務服務的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6 日引述知情人士及紀錄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深入調查微軟(Microsoft Corp.)是否與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 Inflection AI 交易採取特殊安排,規避政府的反壟斷審查。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6 日引述知情人士及紀錄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深入調查微軟(Microsoft Corp.)是否與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 Inflection AI 交易採取特殊安排,規避政府的反壟斷審查。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