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詳細介紹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和專題報導的內容,該刊的記者走訪了不少大企業的執行者和金融家以探討到底川普如果回到白宮對於企業界和美國經濟的影響,這些評斷到底是不是對川普2.0政府的合理推測還是恐慌症發作,下一期的訂戶專屬直播會針對這篇文章的內容做出本智庫自己的評論。
一、總體觀察
《經濟學人》在愛荷華州初選前訪談了一些企業界人士,發現有些對於川普第二任感到非常憂心,有些悄悄地在等充滿混亂中的機會。上次川普在任時大企業的執行長都和他讓人皺眉頭的政策宣示保持距離並私下噓他的保護主義,雖然它們私下也從川普比較傳統的政策中受益。共和黨人在國會中常講的好像自己是支持勞工的政黨,但實際上他們對企業減稅。而且上次美國股市表現很好,美國企業很難因而覺得很悲慘。如果川普又當選了,大企業的執行長會選擇低調行事:不要加入白宮的商業顧問小組、避免和總統合照,專注在賺錢上。
但如果川普和俄羅斯做了個交易把烏克蘭賣了,這對西方文明來說很傷可是能源帳單會變便宜。而且支持川普的高管對於拜登是有很多抱怨的,特別是他們聽到對付托拉斯的聯邦商業委員會主委Lina Khan或是監督華爾街的證券與交易委員會主委Gary Gensler的名字時,火氣就會上來。而且拜登政府還想推動「巴賽爾協定3.0」:要求大銀行多提撥20%的準備金放在資產負債表上,要控制住銀行的投資衝動,也會影響銀行的獲利。
但若是這樣就認為川普的經濟政策對帶來利多是太樂觀了。因為沒有考慮到川普經濟學-混合了靠赤字融通的減稅和關稅-在現在的環境已經不會奏效,還忽略了川普易於製造混亂的特質會對美國還有企業形成威脅。川普的第一任經濟表現的比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好,這部分是因為川普經濟學比川普在競選時說的要溫和,加上川普任上美國的經濟處於充分產能之下,所以才能做到減稅又不引發通膨。不錯的經濟成長數字和低通膨把川普保護主義的傷害掩蓋掉了。
但現在看不出來川普經濟學有進化的跡象:他還是主張減稅和舉債。但經濟環境已經變了:雖然聯準會快把通膨控制住了,勞動市場還是緊。如果今天的失業率和2017年1月一樣,那麼勞動市場中25-54歲有工作的人會少掉280萬人。當時每一個新職缺相應有1.3個沒有工作的人可應徵,今天這個比例剩下0.7﹪。所以經濟很容易過熱。
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也更糟。2016年的時候年度赤字是GDP的3.2﹪,債務是GDP的76﹪。但2024年對這兩個數據的預估變成5.8﹪和100﹪。如果川普又搞減稅,那麼聯準會需要拉高利率來緩和刺激經濟的後勁。如此一來企業要募集資金成本、政府還債的成本便會提高。
這種情況在拉丁美洲常常變成民粹主義的政策壓迫央行維持低利率,而這種把戲川普也用過。雖然聯準會理論上是獨立行使職權,但川普可能在2026年5月任命一個聽話的聯準會總裁,屆時參議員也順從他的意。通膨風險便會因此升高,影響到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