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供佛八供杯,比我們的飯碗小一點。它的間隔距離,在《菩提道次第》記載:「不過一粟」,一顆粟米,大概0.8公分,間隔距離大概1公分之內。杯與杯之間,標齊對正。
水滴不能滴在桌上,每一杯都一樣高。清水,一般是從左邊供到右邊。
供杯撤供以後,擦一擦放在別的地方,早上的時候再擦一下,就要開始添供。
添供的時候,壺往杯子中間注水,水會濺出來。稍微靠旁邊一點,水就會變成一個順時鐘的喜旋,比較不會噴出來。
每一杯的水,添供一樣高,不要滴得到處是,要把水擦乾淨,標齊對正,間隔1公分。
如果大的八供杯呢?大的寺廟有大的八供杯,間隔距離可以加大一點,一般以一個手指粗為限。
當然,有的地方、場地,供杯間隔比較大,其實不大標準。但是能不能這樣供?也是可以。因為會場比較大,供杯比較少。
所以,很多藏傳佛教喇嘛在供養,他們供杯,一個早上起來就一、兩百杯,每一杯都靠著一杯,油燈也是。就是這個道理,間格不會超過一顆粟米。
早上有八供,還有七杯水、雙排供。七杯水到下午都要去下施。下施這個水,不能潑在地上踩。要潑到草地上去,人家不會踩的地方去澆花。鬼神有的會去受用,因為佛加持過了。
以前有一個人全身痛,他去請示法師,問:「我怎麼老全身痛、老全身痛?」法師說:「你每天早上供佛,供完佛那個水,就潑到自己的院子裡,在那邊踩來踩去、走來走去的,導致你全身痛。」所以要注意。
能不能倒馬桶呢?不可以,不恭敬。那是你便溺的地方。
現代社會,要潑出去,辦公大樓有的時候不方便。可以澆花及盆栽。
能不能用洗手台呢?洗手台就是比較開許的地方,方便的地方。但是要倒入那洗手台的時候,你要想:「這個就是要利益有情眾生的,佛陀、諸佛菩薩加持利益有情眾生的。」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