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恐懼大街》第四部上架,我真的滿懷期待。
因為前三部曲實在太精彩了。那是一種風格鮮明(史蒂芬金/怪奇物語)、懷舊混搭、又血腥痛快的恐怖片。(前三部的完整解析,可以參考聞天祥的專欄 👉 連結在這)
所以當《恐懼大街 4》開播時,我按下播放鍵,滿臉是期待。
但看完後……只能說一句話:「你到底在演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取自imdb
🎞️ 青春校園 + 砍殺公式,曾經是王道
美國在 80、90 年代特別愛拍校園劇。從《窈窕美眉》、《一吻定江山》、《獨領風騷》、《對面惡女看過來》到《辣妹過招》,都有一套固定的公式:校園裡的男/女神遇到男/女主角,經歷誤會、大改造、舞會,最後來個 happy ending。這一套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我超買單。
同時期,校園砍殺片也超盛行,像《驚聲尖叫》、《恐怖蠟像館》、甚至《是誰搞的鬼》這類虐殺片,其實根本是青春校園片的另一種變形。只不過這次不是戀愛和變漂亮,而是誰先死、怎麼死、死得好不好看。
我後來看了一些影評說,這類電影拍起來成本低(幾個年輕演員+血漿+廢棄場景)、效果強(因為觀眾會自帶情緒代入)、票房表現還不錯,自然大行其道。
《恐懼大街》前三部,正是致敬這一代影迷的記憶。但第四部——就差太多了。
🩸 角色平淡,氣氛全毀:這不是演戲,是唸劇本
這集的故事設定其實蠻有潛力的。 1988 年,Shadyside 正籌辦年度舞會,人氣女王 Tiffany 是當然候選人,其他女生也都摩拳擦掌。而看起來格格不入的女主角 Lori 意外入選,瞬間成為眾矢之的。就在舞會當天,候選人一個接一個消失……
是不是很典型又好發揮?問題就出在「演得不行」。
❶ 反派女王不夠惡毒,Tiffany 這個角色設定應該要 美、毒、狠,但她的長相太可愛、妝容太清新、表情太平淡、說話沒氣勢,她看起來像是下課要去咖啡廳打工的甜姐兒,不是霸道的Bitch,觀眾對他無恨意,也就無法理解Lori和小跟班憑什麼被她欺負,其他候選人憑什麼比不過她。
❷Tiffany身邊的跟班 Melissa 沒什麼存在感,台詞、肢體、眼神都不像閨蜜,在一場Lori工作的餐廳的戲,這個「壞女團girl posse」每個人把自己的台詞唸完就放空了,像是幾個勉強湊在一起的臨時演員。
要演 girl posse 惡女團,請去參考《辣妹過招》。演惡女,但要有信念。
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辣妹過招很經典。
❸男朋友(戲份太少,我不稱他為男主角)魅力缺席,女生爭什麼? 校園劇裡女生會反目成仇,常常就是為了搶男生。 那導演總要讓觀眾知道這男生魅力在哪吧?結果這部沒有。沒看到他運動、沒看到他在校園廣泛社交、也沒看到他有什麼特別溫柔體貼的地方,他就只是對著Lori眉來眼去。在觀眾還沒「愛上他」之前,他不斷放電只會讓人反感。加上他的長相比較非主流,真的需要靠角色行為建立魅力感,像朴敘俊一樣,雖然外型不是典型韓劇帥哥,但靠演技和角色特質就能讓人買單。

圖/Netflix預告片截圖
🩸氣氛營造失敗,節奏斷裂
❶紅衣面具人的出場毫無預警,沒有前兆或暗示。不是讓你緊張,而是讓你反應不過來:「欸?怎麼突然砍人?」不是驚悚,是莫名其妙。
❷ 而被殺的prom queen候選人們呢?背景鋪陳完全沒有。誰是誰都還搞不清楚,死了也沒什麼感覺。連個痛感都沒有,談什麼共鳴?
❸Tiffany和Lori家有怎麼樣的深仇大恨,幾句台詞帶過,還是讓我搞不懂。
❹Lori被言語羞辱後,在化妝室畫了眼線就代表她黑化?行為沒變、語氣沒變、下一場戲照常無感進行,眼線意義是?
😕 總結:復古外皮,缺了靈魂
《恐懼大街 4》試圖延續前三部的風格,
但這次不管是劇情設計、氣氛鋪陳,都沒真正踩到核心,甚至連最基本的「讓觀眾恨反派、愛主角」這件事都沒做好。
前三部那種「這麼老派卻這麼過癮」的復古感,這次變成「想復刻,但沒抓到訣竅」。
🗯️ 最後一句:
如果你是為了情懷而來,那你可能可以撐到最後;
如果你是想看血腥、尖叫、角色魅力,那你可能會中途離場。
還有我真的不是影評人,只是單純記錄我看完後的心情和失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