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風險思維,要具風險意識,要具未來思維能力!認清未來風險為何?未來趨勢為何?才更夠做好預備!才能夠反脆弱!否則,則無異於直接向風險衝!直接掉入陷阱而受挫!
中共全國政協排名第二的副主席胡春華,25日前往越南駐華使館,代表中共弔唁近日離世的越南前國家主席陳德良,引發關注。胡春華曾被指是習近平接班人,近期隨著習失勢傳聞四起,胡被指有望東山再起。不過,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弔唁外國前元首也有先例。(See:2025/05/26,大紀元,被傳東山再起 胡春華弔唁越南前元首、文昭談古論今,胡春華突然跨越副國級 出馬擔綱重要任務、江峰時刻,習已下台?!汪洋、胡春華浮出水面,接班後能救中共嗎?政變時間表,為何習還在演)
也有認為,胡春華代禱致哀,有可能是"謹慎樂觀",胡可能已在回到中南海路上的開端(還朝),若再同時出現四種信號,那就可能"回歸中樞",會"更為樂觀"!1.進入媒體鋪墊周期,官媒頻繁點名,悄悄洗白,評論區風向轉向,老將可用,目前諸多跡象即是、2.被賦予任策接口、核心任務職位(如臨時協調組長、特別代表、國家領導小組負責人)、3.參與國家核心會議,中央級別調度會議、4.獲得現實系統的支撐,如財政、組織、人事、經濟系統,出現配合動作。(See:2025/05/28,關山月話,總書記全程缺席!胡春華代禱致哀,李強訪越南詳談主抓大政方針落地:「國家核心」找誰補位?)
獨立時評人江峰:整個中共政權正在步入一個它從沒準備好的局面!你有沒有注意到最近的動靜,紅墻之內風聲鶴唳,黨報換掉:高層神隱、地方大員換將頻繁、連國際盟友都不再靠譜!而與此同時,邊境的槍聲似乎越來越近了,西南的印度在調兵,北邊的毛熊在試探,東邊的美國各種大手筆制裁備戰,一切都像是有節奏的圍上來了!這是不是又在炒作 ?我告訴你,不是危機快來了!而是已經在危機中了!最怕的還不是內部亂起來!而是內部還沒穩住,外部已經舉刀了!中共真的快走到頭了!(See:2025/05/28,江峰視界,誰是中共的掘墓人?北邊普京,南邊印度,東邊美日,西邊川普,內鬥正酣,外敵環伺:中共,正在走向它從未準備好的終局)
中國軍事雜誌《艦船知識》報導分析,稱北京可透過摧毀台灣30至40個關鍵基礎設施,來快速癱瘓全島,且共軍攻台的最佳時間點為「夏季颱風來臨前的上班日下午」。對此,國防部表示,國防部會廣納各方意見,客觀審慎評估可能行動,並研擬相關計畫,以確保台海安全。(See:2025/05/28,自由時報,中共攻台最佳時機「颱風前上班日」 國防部:審慎評估可能行動)
川普第二任期開始四個月後,美國和中國再次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尤其是工廠的就業崗位,是談判的焦點。這一次,中國經濟舉步維艱,工人的處境愈發窘迫。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房地產市場持續放緩,情況變得更糟,導致就業機會消失,人們感到更加貧窮。年輕工人的失業率達到兩位數,同時新的大學畢業生還在湧入勞動力市場。「情況顯然嚴重惡化了,」投資銀行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說。(See:2025/05/27,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國在貿易戰中的軟肋:高失業率風險)
印度人口持續增長,早在幾年前就已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近日印度國家轉型機構也宣布,印度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甚至於聲稱,印度有望在未來兩年半到三年間取代德國,躍升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報告也顯示,2015年時,印度的GDP僅為2.1兆美元,印度的經濟已經翻倍成長,這樣的高速成長將使印度的GDP到2028年達到5.5兆美元,屆時將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See:2025/05/27,經濟日報,印度:2025年躍第四大經濟體、三立新聞印度超車日本!躍「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IMF:最快這時取代第三)
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曾經分析過,川普打了反向尼克森牌,第一張牌我們看到對俄羅斯,還在努力能否「聯俄制共」;第二張牌是印度,大家認為打得漂亮,「聯印制共」;吳嘉隆老師則分析,川普打的第三張牌,就是出訪中東行大豐收,「聯中東制中共」。(See:2025/05/29,【新聞大破解】,美抗共三部曲 解讀川普范斯演說)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甫結束訪台行程,推動核能、強調中國市場重要性,餘波未平之際,資深財經評論人謝金河突發文點名「輝達盛世是否到了轉折點」,不僅質疑AI概念股前景,還批評黃仁勳對中國市場的發言,引發網路炸鍋。(See:2025/05/27,聯合報,謝金河「輝達到轉折點」?黃仁勳談核電、挺中國市場惹議 網:政治立場大過是非、黃仁勳遭青鳥出征被打成中共同路人 媒體人分析:做錯三件事、黃仁勳隨川普訪中東!謝金河警告AI地緣戰 網諷:巨頭也敢唱衰?)
我們經就技術、市場、地緣政治等分析過後則認為:謝金河的警示,其來有自,值得我們警惕深思!
首先,從技術可行性看,中國正加速自製替代,未來「不再需要輝達」的風險是真實的。謝金河的警示有現實根據。其次,從市場發展性來看,中國市場已經不具絕對吸引力,滲透論的槓桿早已不復當年,供給晶片反而可能成為幫助對手成長的「糖衣毒藥」。再者,從地緣政治來看,美中科技戰邊界日益明確,參與中國市場的政治與經濟風險日益上升,退出論有其戰略正當性。這就表示,繼續依賴中國市場,不但風險高,戰略上劣勢也與日俱增,若不能擁有關鍵技術的壟斷力或迭代速度,深耕中國市場反而是幫助中國壯大。
馬克·吐溫(Mark Twain):「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就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 – Mark Twain
根據過往台商在1990年代的誤判,結果遭遇中國政策風險與產業空洞化,足證如今可能再度重演,謝金河的警示,應該足以讓我們反思與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