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思維:國安危機!憂在內攻其強!中國經濟內壓升溫 台灣恐成戰略破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又有驚人之語了,司法委員會處理總統府、國安會預算解凍,她質疑總統府廚師月薪凍結,擔心憲兵伙食問題,她竟然說可叫外送、買麥當勞,讓外界看傻眼。就有網友直言,國軍每月約3487元的餐費平均下來,別說麥當勞套餐,連每餐只吃一份大薯都辦不到。律師黃帝穎發文,古有晉惠帝何不食肉糜,今有翁曉玲何不食麥當勞。讓黃帝穎酸爆「宛如現代晉惠帝的翁曉玲,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另外,翁曉玲竟然在質詢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時,不斷要求探詢國安會機密內容讓徐斯儉超無奈!王定宇表示,現在藍白是在辦比賽嗎?比賽看誰比較不在乎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比賽看誰比較無視國家機密保護的法律責任嗎?王定宇直言,有這樣的立委,中共會很省事。
(See:2025/05/22,三立新聞,總統府憲兵再2周沒飯吃?王定宇反駁 批翁曉玲「叫麥當勞說」:鬧笑話、翁曉玲要阿兵哥吃麥當勞!官兵廚師預算被凍!翁曉玲稱「吃麥當勞」 網精算餐費:大薯都買不起、律師酸爆「現代晉惠帝」: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黃國昌喊「國安簡報」撇機敏、開直播!國安會:沒辦法、民視新聞,再探國安機密.總統府廚師費遭凍 翁曉玲"驚句"連發、翁曉玲又再逼問國家機密 網酸:想拿去向中國邀功?、兵可叫外送!國安機密公開! 鄭佩芬:翁曉玲蛋頭學者、黃國昌要國安簡報直播、翁曉玲逼問國安機密 她嘆:國安都不安了、Newtalk新聞,翁曉玲要總統府憲兵吃麥當勞 律師:現代晉惠帝、翁曉玲逼問國安機密!王定宇:有這樣的立委中共很省事、自由時報,想幹嘛?翁曉玲狂探詢國安相關機密 徐斯儉超無奈反應曝光!、藍白不斷索要國安機密曝光 王定宇:是有在辦比賽嗎?)

釋字第585號(真調會條例違憲?):立法院調查權乃立法院行使其憲法職權所必要之輔助性權力,基於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立法院調查權所得調查之對象或事項,並非毫無限制。除所欲調查之事項必須與其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有重大關聯者外,凡國家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受憲法之保障者,即非立法院所得調查之事物範圍。又如行政首長依其行政權固有之權能,對於可能影響或干預行政部門有效運作之資訊,均有決定不予公開之權力,乃屬行政權本質所具有之行政特權。立法院行使調查權如涉及此類事項,應予以適當之尊重。如於具體案件,就所調查事項是否屬於國家機關獨立行使職權或行政特權之範疇或就屬於行政特權之資訊應否接受調查或公開而有爭執時,立法院與其他國家機關宜循合理之途徑協商解決或以法律明定相關要件與程序,由司法機關審理解決之。(93年12月15日)
此項行政首長的行政特權,即相當於美國法之「行政特權(Executive Privilege)」。

釋字第627號(總統豁免權之範圍?總統享有國家機密特權?其範圍如何?):總統依憲法及憲法增修條文所賦予之行政權範圍內,就有關國家安全、國防及外交之資訊,認為其公開可能影響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而應屬國家機密者,有決定不予公開之權力,此為總統之國家機密特權。其他國家機關行使職權如涉及此類資訊,應予以適當之尊重。總統依其國家機密特權,就國家機密事項於刑事訴訟程序應享有拒絕證言權,並於拒絕證言權範圍內,有拒絕提交相關證物之權。(96年6月15日)
總統等行政首長之國家機密特權即相當於美國法之「國家機密特權(National Security Privilege)」,通常被視為其「行政特權(Executive Privilege)」下的一種特定類型,用以保護國防、外交、情報等敏感資訊不被公開或強制揭露。


這種「何不食麥當勞」的立委,從輕忽國軍伙食、提出「叫外送吃麥當勞」的荒謬建議,到不當探詢國安會機密,反映出其對行政運作實務與憲政秩序缺乏基本理解。依據釋字第585號與第627號解釋,立法院固有調查權,但須尊重行政首長之行政特權與總統之國家機密特權,否則即逾越憲政界線,危及國安。如此脫離現實與法理的言行,不僅讓人質疑其能力,更恐成為外敵滲透的破口,實應引以為戒。


美國川普政府進一步對當地發動關稅戰爭之後,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立即面臨到前所未見的壓力。如今,以全中國規模最大的餐飲外送平台的美團(Meituan; 03690.HK)為例,所聘僱的外送員總人數,過去幾年來就不斷地大幅增長,現在更高以達七五○萬名左右的水準,持續刷新史上最高紀錄。正因如此,北京政府非常積極「鼓勵」這類的企業,此時此刻要共體時艱,在當今的中國經濟中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See:2025/05/22,先探週刊第2353期,中國仰賴零工經濟抗失業 外送平台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洪奇昌專欄》細看失業率5.1%、CPI為-0.1%、房地產開發景氣93.86等指數,大多持平或微降,並未延續年初的回升趨勢,顯示中國經濟內部動能仍未轉強,面對美國的長期競爭仍居於相對弱勢。中國經濟發展和自身制度目前主要有三大結構性問題:一、產能擴大帶來的競爭問題。二、缺乏內需市場成長動力。三、法律制度不利外資競爭。貿易戰並非短期磨擦,而是美國對中國戰略典範轉移的體現,即便暫時達成貿易談判,也無法改變美中競爭格局。北京必須審慎應對經濟結構的難題,儘管改革會對民生及經濟活動帶來短期陣痛,但仍要建構以內需為導向的生產與消費。(See:2025/05/22,中時,審慎看待大陸經濟結構的內部壓力)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對等關稅政策後,衝擊全球經貿市場,東海大學中國大陸發展研究所、台灣民意基金會及中央廣播電臺舉辦「關稅戰爭下美中歐關係走向探討」講座,探討美方「去風險化」戰略,重塑美中歐三角關係與全球供應鏈,並且中國面臨經濟與關稅壓力下,台灣恐處於更加敏感的戰略位置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政治系教授葉耀元表示,川普政府對中政策的核心不僅是關稅,更是要求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經濟同盟排中的戰略設計。葉耀元也示警,美方雖意圖透過「可控式脫鉤」來調整中美經貿關係,但若美方施壓過猛,可能使中國政權失去內部管控能力,「狗急跳牆」將成為中國極端但可預期的選項。尤其台灣長期成為中國對內宣傳中的「主權議題核心」,一旦中國試圖轉移焦點,台灣極有可能成為對外軍事動作的首選標的
(See:2025/05/22,中央廣播電台,川普關稅戰再起 學者示警中國經濟內壓升溫 台灣恐成戰略破口)


正如前述,子貢:"憂在外者攻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意思是:憂患在內部者,若攻打弱國即使獲勝,內部爭鬥反而會增強而反噬領導人,乃需攻打強國,以化解內部的爭鬥台灣因此便可能成為中共對外軍事動作的首選標的!


隨著中國大陸頻繁於台海周邊進行軍演,台海情勢持續升溫,美國國防部先前預測中國大陸可能於2027年對台發動攻擊,但日本《產經新聞》近日報導指出,解放軍有可能在2026年就提前開戰。專家團隊推演,若2026年中國發動對台行動,沖繩美軍將首當其衝,面臨通訊中斷、戰機遭毀,指揮部也恐陷入癱瘓,甚至為了撤離眷屬也將影響戰力,儘管日本自衛隊也決定參戰,但美日聯軍優先考慮的會是對中國軍隊實施攻擊。(See:2025/05/21,中時,日媒曝「2026共軍提前攻台」 退役少將爆出奪島恐怖劇本、TVBS新聞,日媒估中國2026年攻台沖繩美軍恐淪砲灰 「航母受創、司令戰死」)

中國近年來針對台灣進行種種軍演已非秘密。去年有衛星影像發現,中國在內蒙古沙漠「複製」台北市博愛特區的街道,外界認為此舉是中國為了讓解放軍熟悉台灣重要地區街道、進而迅速控制總統府。日本電視台「日テレNEWS」日前發布「台灣有事」系列影片,探討中國對於侵略台灣的準備計畫。日本媒體實際走訪博愛特區並用儀器測量,赫然發現街道總長與內蒙古複製品只差距2公尺。
中國貴州省大方縣22日發生多起山體滑坡,初估2處地區山崩造成至少10多人被埋。
(See:2025/05/22,自由時報,中國內蒙古沙漠「複製台北博愛特區」!日媒勘查街道只誤差2公尺、中國貴州驚傳多起山體滑坡災害 至少10多人被埋)

中國國務院5月12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將「政治安全」置於所有領域之首,其中,也將「統一」目標納入整體國安戰略之內。對此,民進黨中國部22日表示,中國將台灣納入其「安全治理體系」中,等同於將統一任務上綱為國家存亡問題,想要藉此壓縮台灣對外發聲與主體性空間。民進黨中國部強調,中共正透過話語戰制度戰、與法律戰三管齊下,企圖以「中國式安全觀」重塑全球秩序。面對這樣的滲透攻勢,台灣必須警覺於不對稱戰爭的新樣貌。唯有堅守民主價值、強化制度韌性,並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實質合作,台灣才能穩健應對、確保主權獨立與自由生活方式的延續。
(See:2025/05/22,Newtalk新聞,中國將「統一」納國安戰略 民進黨中國部:壓縮台灣主體性)


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最好的防禦就是讓敵人不敢進攻。」("The greatest defense is to make your enemies believe they dare not attack you.")


此語深具戰略警覺性,一語道出威懾的本質:台灣唯有強化自身防衛與國際連結,才能在面對中共內憂轉外患的可能戰略轉向時,維繫和平、捍衛主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nnis Lee(阿丹哥)的沙龍
7會員
382內容數
EMBA研究;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2025/05/22
中共的軍事實力迅速擴張,對台威脅日益升高,美國國會5月15日召開了「緊張局勢升級中的威懾:防止中共侵略台灣」聽證會,其中美國武裝服務委員會和中國委員會成員提到,如果共軍真的攻台,美國會贏,「但會有數十萬人因此喪生」。據稱中共在5月14日召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主要焦點是商討「廢習」。
Thumbnail
2025/05/22
中共的軍事實力迅速擴張,對台威脅日益升高,美國國會5月15日召開了「緊張局勢升級中的威懾:防止中共侵略台灣」聽證會,其中美國武裝服務委員會和中國委員會成員提到,如果共軍真的攻台,美國會贏,「但會有數十萬人因此喪生」。據稱中共在5月14日召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主要焦點是商討「廢習」。
Thumbnail
2025/05/21
房市低迷持續拖累中國經濟,儘管北京對房地產企業祭出「續命」措施,以減少金融系統危機的擔憂,但關鍵的房地產銷售額下滑,以及市場庫存住宅超過年銷量5倍,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絆腳石。 「過緊日子」的口號,中共今年喊得特別響,如今,並要求堅持「從嚴從簡,帶頭過緊日子」,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Thumbnail
2025/05/21
房市低迷持續拖累中國經濟,儘管北京對房地產企業祭出「續命」措施,以減少金融系統危機的擔憂,但關鍵的房地產銷售額下滑,以及市場庫存住宅超過年銷量5倍,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絆腳石。 「過緊日子」的口號,中共今年喊得特別響,如今,並要求堅持「從嚴從簡,帶頭過緊日子」,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Thumbnail
2025/05/20
憲法法庭12日針對民進黨團所提《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聲請釋憲、暫時處分案舉行說明會,大法官14日進行評議,同意受理。司法院解釋,大法官受理與否的要件不在去年修法範圍,仍依照原門檻,即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參與評議,參與大法官過半數同意。立委吳宗憲卻稱:人數不足額仍受理憲訴法釋憲!連法條都讀不懂?
Thumbnail
2025/05/20
憲法法庭12日針對民進黨團所提《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聲請釋憲、暫時處分案舉行說明會,大法官14日進行評議,同意受理。司法院解釋,大法官受理與否的要件不在去年修法範圍,仍依照原門檻,即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參與評議,參與大法官過半數同意。立委吳宗憲卻稱:人數不足額仍受理憲訴法釋憲!連法條都讀不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