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具名的包裹|含AI出圖
〈不具名的包裹〉
自從某天,我在好奇心驅使下,回覆了一個不具名的包裹後,便開始不時收到類似的東西。
最初的包裹沒有寄件人,也沒有收件人,只有地址。我不明白為何送貨員可以送,但終究還是打開了。
裡頭是些無名物品,看起來像自白的手稿、一條錶面破損的舊錶、一個精緻的咖色皮製眼鏡盒。手稿內容像遺書,讀來令人沉重。
不知哪來的衝動,我將錶送修,寫了封信,和修好的錶一同寄回包裹上的地址。至於眼鏡盒,我剛好缺一個,就留下了。
我沒收到回信,或許對方已死,收到的人也可能一頭霧水,不會深究。但從那之後,我持續收到這類包裹,平均一個月至少一件。
或許是因為回覆了第一件,覺得有某種責任,我也回覆了其他包裹,把收到的老舊物品修復或換新,以及回信。
雖然從無回音,但我漸漸習慣這樣的互動,甚至開始期待收到包裹的日子。
像是多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排解了生活的苦悶。
我是個寂寞的人,曾因憂鬱症萌生過輕生念頭,但我終究沒那個勇氣。現在,對於如何走出陰霾,記憶模糊。
回覆包裹的日子持續了十幾年。後來,收到包裹的頻率逐漸減少,直到我以為不會再收到。
*
一天,門鈴響起。我從老舊脫皮的眼鏡盒中拿出眼鏡,開門查看。
是送貨員,久違地送來不具名的包裹,我又驚又喜。簽收後,我急忙進門拆開,依舊有手稿與物品,只是這次特別多,有種奇異的熟悉感。
看到其中一件物品,我愣了一會兒--那是一個全新的咖色皮製眼鏡盒,與我那早已斑駁的那個一模一樣。
翻著包裹裡的其他東西,每樣都愈看愈熟悉。
一隻磨損的山豬布偶、一本寫滿歪字的國小筆記本、一個尾巴斷掉的玻璃鯨魚鑰匙圈、一本翻得起毛的日文小說、一條錶面破損的舊錶。
那一瞬間,沉睡的記憶被喚醒。
童年時,父母忙於工作,陪我最久的是那隻山豬布偶。
上小學後,想讓爸媽開心,在福利社買筆記本練字,但他們從不在意我現在寫得多好。
國中時,交到的第一個朋友,送了我那條鯨魚鑰匙圈,但不久後他轉學了。
高中愛上日本小說,為讀原文學日文,卻被父母反對選擇文組。
大學與戀人分手時,他當我的面摔壞了我送他的錶。
一幕幕湧現,彷如昨日的種種,使我眼眶發熱。
雙手有些顫抖,打開手稿,是薄薄的一張紙,上面只寫了一句話:
-謝謝你,身處黑暗也從未放棄。-
隨著淚水滑落,我瞥見那只全新的眼鏡盒,心中一震,衝回房間。
桌上那只老舊眼鏡盒,已不見蹤影。
---
後記
「致每天都努力活著的你。」-來自思緒邊境.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