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分鐘的話:
《青春末世物語》巧妙地將政治議題包裹在青春校園故事中,透過悠多與小幸的對比呈現階級與族群差異。導演空音央以節制手法處理複雜題材,讓政治成為切身的青春體驗。

黑暗之中,紅光漸趨明顯,像是日益增生的監控。《青春末世物語》講述了一個輕薄卻也厚重的故事,校園生活即將迎來結束,而國家會不會也即將結束?在近未來中,人臉辨識稀鬆平常,警察手機一掃,便能知曉你的身家。雲上投影的是政府消息,政府如天,監控著天底下的一切。青春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年輕人們奔跑著,像是要跨過什麼,像是要抵抗套牢在他們身上的事物。然而,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青春是鋒利的,他們即將劃傷彼此,重新理解彼此。
悠多與小幸作為兩條彼此映照的主線。悠多是剛好踩在正確位置的人,純正的日本人,中產階級。(還可以加個生理男性,不過小幸也是。)所以悠多遇到的阻礙,不像小幸那麼多。小幸身為在日韓人後代,歷史的遺緒一直干擾著小幸,他的生活不斷地遭遇「地震」。兩人身處的環境,導致了他們相異的政治敏感度。就像有次見面,兩人坐在靠窗的位置,悠太開心地滑著手機,小幸凝視著外頭抗爭的人。
《青春末世物語》間斷地出現地震。那就像世界觀被動搖的隱喻,也隱喻著社會的動盪。政治實在是個難以描繪的題材,可能會太輕薄,也可能過於嚴肅。導演空音央聰明地以一個青春校園故事為主軸,去呼應背景中總理修戒嚴法的事件。校園中因為惡作劇事件,導入了監視器評分系統,就像中國的信用分數,每個學生都被AI監視打著分。配樂澎湃而不祥,電子音帶來躁動,機械般的聲響讓未來感更加明確。監視器螢幕被鏡頭放大,數位顆粒感顯現,強化了無機質的冷酷,被監視的人都被無情地管理。
在主線中悠多、小幸與朋友們是輕音社的人。輕音社的活動,隨著學校改革不斷被限縮。悠多認為只要表面上配合,暗地裡來(像偷拿社辦鑰匙)就好。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暗地裡來的手段,也被逐步限縮。同時,小幸也越來越靠近抗爭,減少與朋友們的相處。主線將青春期的曖昧表達得很好。除了小幸與悠多,輕音社的其他人都有各自的追尋。大家想要延續著友誼,不過各自的新生活拉扯了友誼。他們也說不清楚了。因為接收著各色各樣的價值觀,還沒有摸清楚自己的形狀。因為說不清,所以青春近乎永恆——就像停滯的畫面,烙印於腦海中。
《青春末世物語》節制而飽滿地以青春來描繪政治。政治從來都在身邊,無感的人只是剛好沒被政治操弄罷了。政治與青春作為本片的兩大要點,兩者相互扶持,呈現了多層次的故事。種族、獨裁、階級,議題被巧妙地融入校園故事中。青春劃傷了輕音社的情誼,但他們在最後環抱在一起。或許,不論社會的動盪,或他們的友誼,都是有希望的吧。
喜歡以上的分享嗎?歡迎訂閱電子報,讓你不會錯過。
👉 點此訂閱,讓我們一起探索電影的各種可能。
有什麼想法,或最近看了什麼好片,都歡迎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