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分鐘的話:
《難言之隱》探討著親情的本質。千紗子因照顧失智的父親返鄉,收留了一個失去記憶的男孩,三人在謊言中竟建立起真摯的情感。父親錯認女兒時,才能說出真心的愛;男孩的傷疤則見證了原生家庭的暴力。《難言之隱》探問:血緣真的連結著愛嗎?
海浪來了,捲來了過往,捲來了傷痛。《難言之隱》帶領著觀眾潛入名為「親情」的海洋,看見深水中的幽暗與微光。《難言之隱》層層遞進地描繪女主角千紗子的過往,就像海浪一樣,斷斷續續地浮現在畫面上,讓觀眾隨故事推進,逐步理解千紗子種種難以評判的舉措。
千紗子(杏飾)因為失智的父親(奧田瑛二飾)回到鄉下就近照護,在一場意外中帶回倒在路邊的男孩。千紗子看著受傷的男孩,像是補償什麼似地照顧起男孩。失智的父親將女兒錯認成他人,千紗子向男孩謊稱是他的母親,三人活在虛假中,卻建構了一個真情流露的家庭。
千紗子與父親在虛假中,才有辦法交換真心。這是件悲哀的事,嚴厲的形象使父親無法對千紗子說出溫柔的話。(即便他心底很想)失智使他將女兒錯認成第三者,才對女兒說出真心話。在家庭之中,我們或許都把最重要的話留在心底,沒有說出口。
千紗子本來是基於義務照護父親的,礙於與父親的關係差,父親把她當外人,她反而比較輕鬆。隨著重新與父親相處,理解了父親的真心,逐步對父親坦然起來。但,失智的過程是不可逆的,他們之間只能日漸陌生,無法再相熟起來了。
男孩身上滿佈著傷痕。男孩失去了記憶,千紗子告訴男孩,她是男孩的母親。男孩真的相信這件事嗎?這是到結局都懸而未解的問題。千紗子把男孩帶回家,客觀來說,是誘拐兒童,然而讓深受家暴的孩童,回歸原生家庭,真的好嗎?大大小小的傷疤是家暴的歷史,阻止了千紗子送孩子回家。
親情到底是甚麼?傳統上認為親情就像河流一樣,順著血緣由上而下,從父母輩向下延伸。「父母對孩子一定會有愛?」這是《難言之隱》探問的。千紗子與父親間有難以言說的愛,男孩與原生家庭則是難以向他人言說的暴力。電影將血親間好壞的情況並陳,形成更強烈的張力。最重要的或許是「有沒有愛」吧。父親對千紗子有愛,只是愛錯了方式;男孩對千紗子來說,本來是兒子的替代,隨著朝夕相處,千紗子真心想要照顧男孩,將他視為親生兒子。
傷痛與過往像海浪一樣席捲,也會有退去的時刻。結局並不難猜,不過,還是被男孩真摯的眼神觸動了。結局收得閃瞬如電光,一句話照亮了所有的情感,或許我們終能在沙灘上撿拾到寧靜。
《難言之隱》中,每個角色都背負著自己的「難言之隱」——父親說不出口的愛、千紗子難以面對的悲痛、男孩無處訴說的創傷。如片名暗示的,真相或許終將難以言明,情感或許注定無法表達。但正是在這無以言明的夾縫,我們反而得以窺探最純然的情感。
喜歡的話: 不妨按下愛心或追蹤,也可以訂閱作者喔。
想看到更及時的廢影評嗎? 電子報及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