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的義大利之旅,對香水專業領域有一些感想:
1. 歐洲的氣溫和台灣比起來普遍偏冷偏乾,心情不浮躁,所以香水聞起來會比較優雅。相對於台灣的悶濕,或是東南亞/中東的燥熱,優雅的香水反而比較不突出。熱帶國家對香水的要求會更直接更侵略性一點。
2. 現代香水來自歐洲,所以香調表常見的元素大多是歐洲人熟悉的,特別是許多溫帶植物,例如:鈴蘭/雪松/鼠尾草/永久花/紫羅蘭… 但是對台灣人來說,認識這些植物很困難,想要知道香調表上的植物是什麼味道,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精油。但是精油和原本植物的味道其實未必相同,例如雪松。常用的雪松精油主要是大西洋雪松和維吉尼亞雪松,一個來自北非一個來自北美。但是你如果拿這兩種精油和標示雪松的香水比較,會發現差異實在太大,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的雪松的味道。我個人也是思索了好久之後才想通:原來香水裡的雪松,指的是雪松木切開後所散發出來的木頭味,而不是精油的味道,兩個氣味其實是不一樣的。
所以想要學習香水,建議還是多認識植物,才不會有指鹿為馬的可能。
3. 這次在義大利終於聞到金合歡花的氣味。因為我在台北還沒找到金合歡花,所以認識金合歡是透過原精。金合歡原精的氣味是一個清淡的瓜味,真的非常清淡,害我誤以為金合歡花的味道也很清淡。但是我找到的金合歡花只剩一朵,但僅僅的這一朵,氣味卻非常香甜,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