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評】《大豆永久子與她三名前夫》:中年女性的愛與自由|映後就談
《大豆永久子與她三名前夫》是一套2021年播放的日劇,探討中年女性戀愛的心路歷程,筆者在戲院看畢由松隆子主演的電影作品《穿越時空の初吻》後,在Netflix偶爾搜尋此劇。受片名及松隆子的魔力所吸引,繼而一口氣看完。作品積極探討中年女主角經歷數段失敗愛情關係、從而與三位前夫各滋長出互相關懷的特殊關係,以及女性友誼、母女情誼及自愛等。
坂元裕二的細膩筆觸:日常對話中的人性洞察
《大豆永久子》的劇本由《怪物》及《四重奏》編劇坂元裕二撰寫,坂元先生再度展示細膩的觀察力,在多段看似日常的對話互動中抽絲剝繭,慢慢浮現雙方的性格特徵、價值觀、慾望與思想碰撞。譬如永久子與前夫一號 ── 田中八作(松田龍平飾演),在酒吧閒聊男方贈送的襪子禮物時,永久子敏銳的直覺讓她突然醒覺八作多年來的暗戀對象是誰。場景沒有「畫公仔畫出腸」的對白,只有永久子平淡地回應:「嗯,我會去適應這個狀況的」,讓觀眾細味言語間的複雜情感。又譬如,日語日常用語使用比喻,自然地流露詩意,形成有趣的表達,如永久子與晨運數學男士(小田切讓飾演)在喫茶店聊天時,永久子以天氣比喻男人的不同風格及特質。她指,比起日間,晨運男士的性格更像「夜晚」,更是帶有雨粉那類型。我想廣東話對話間浮現的詩意應該是另一款吧?(於是筆者最近開始嘗試將天氣比喻融入日常對話中⋯⋯)
反思一:失敗又如何?放手,把自己放在首位
永久子選擇正視及接受失敗,是源於她自愛。三段失敗了的感情,又如何?她深深知道,委曲求全,牽強地挽留一段「似斷理還亂」的關係裡,只會失去快樂。與其停滯於三觀上有分歧、不合拍的關係,永久子選擇再三面對事實,即使她的抉擇意味著對另一半的傷害、三姑六婆的閒言閒語或未來將獨自生活,她仍選擇分開,勇敢面對痛苦。與其優柔寡斷,她選擇了先守護內心的平靜,選擇了自由。她深知,連自己也不能愛,如何能愛別人?
值得留意的,是永久子堅決反對和前夫復合,也禁止一切以二人為單位的話題。她嚴禁因為一時軟弱,而被感情埋沒批判與理智。也因為永久子的明快利落,反而和前夫們得以重修舊好,變成朋友。這種重複的離離合合,展現女主角的韌性。
永久子選擇放手,也可以展示於她和女兒小唄的關係裡。小唄年僅15歲,卻比同齡同學更成熟,她選擇高中便搬出老家、和公公同住,訓練自己獨立。永久子選擇放手,因為她深知女兒的性格倔強,只有尊重她,以她希望被愛的方式去愛她,才是對她最好。
其實失敗及放手又何須懼怕?一個人也可以很浪漫。一窩咖喱煮多了,一人分幾天吃完便好!
反思二:愛情、家庭的多樣性
觀看作品時,觀眾與主角一起學習成熟的戀愛,勇敢追求幸福,打開自己。即使永久子和前夫分開,他們互相撫平傷口,關係經歷微妙的變化。神奇地,三位前夫之間竟然因為和永久子的羈絆而成為夥伴,會一起吃燒肉、喝酒、上門找永久子聊天。這不是另一種愛的方法嗎?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前夫變朋友的機會相對較低,但這樣的想像是有價值的:也許摩登家庭的模樣,可以演變成這種形態? 或者坂元先生就是想作出這樣的探問。驟眼看,小唄成長期間雖然失去了一位爸爸,結果她向三號前夫請教功課、和二號說笑,和正牌老爸在酒吧邊喝果汁邊談心事。
三位前夫演員演技自然,特別是岡田將生和角田晃廣飾演的二號和三號前夫之間產生不少笑料。
近年,亞洲劇集世界中,比如韓國的《三十九》等,開始跟上歐美潮流(如《Sex and the City》、《Grace and Frankie》等),呈現中年或金齡女性的生活、家庭、愛情及友誼。縱然社會已進步不少,有關女性三十後的戀愛將比較辛苦、她們會斷崖式衰老、吸引力迅速下降等的文化構造思想仍然存在。這當然是市場行銷策略,但仍然有女性對未來的想像感到徬徨。我非常喜愛劇集呈現中年女性面對的戀愛煩惱,亦憧憬她強悍的心臟,即使失敗數次,仍然堅持尋找相伴的對象。永久子的角色能引起共鳴,她是活於你我之內的真實女子,會吐槽、以幽默心態面對世俗眼光。明明深夜食指大動時,告訴自己不要吃多於一半份量,最後還是忍俊不禁吃了一整個布丁;她會emo,會自我懷疑、經歷想逃避的時刻...
除了與前夫的愛外,作品也涵蓋朋友之間的愛。永久子的最好朋友惠愛(市川實日子飾演)是一位徹頭徹尾的INFP:理想主義、富有同理心、不受社會規範束縛、隨心所欲。惠愛和永久子是南轅北轍的性格,卻像陰與陽般合拍。兩位女子在成長路上互相扶持,甚至願意以對方為先,綿密的默契,不需要以言語表達。這也是令我深深感動的一條故事線。

【影評】《大豆永久子與她三名前夫》:中年女性的愛與自由|映後就談
反思三:女性敘述熟女之苦
導演讓永久子打破第四面牆、直接透過鏡頭與觀眾交代每套劇集開始與完結,玩味十足,增強了故事的黑色幽默感。由伊藤沙莉聲演的旁白以輕鬆幽默、女性觀看女性的手法,讓觀眾一起進入永久子這位中年女子的腦袋,探究她的奇思妙想、小念頭與行動,使她的性格更人性化。
劇集中相當驚喜的環節,是編劇以輕鬆手法呈現永久子作為離婚女士面對的社會壓力及批判,以及男女兩性在婚姻關係上的根本分別。最印象深刻的,是永久子被一名同是三度離婚人士的熟男高層求婚,她禮貌拒絕後,該男士竟惱羞成怒而嘲諷她。他指出,男人數度離婚,普遍會被視為擁有豐富的愛情閱歷;反而言之,離婚女則會被看成失敗者、被「污名化」。而永久子不接受男士從苦海中的「拯救」,乃相當不智。在今日香港,雖然離婚率於1997年至2019年期間增長102%,但抱持傳統觀念的人士仍然介意離婚。作品用展現出永久子作為日本現代女性,以泰然、堅強及抗逆力,面對離婚女士地位下降,仍然忠於自己,積極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作品亦以女性敘事角度觀望職場的難處及挑戰。導演以恰到好處的轉折,細緻地描繪永久子被欽點為建築公司總監去帶領團隊後,所經歷的內心掙扎和孤獨感。在一幕中,老闆欣賞永久子的領導能力,將晉升機會指派給她,而非另一位中層同事。她因此在意對方的目光,內心不免感到侷促不安。另一幕中,永久子渴望與同事打成一片,分享點心,卻又考慮到下屬在上司面前未必能夠盡情放鬆。於是,她選擇缺席慶祝派對,卻在獨處時黯然神傷。種種困境,最終因她的自覺和善良而得以化解。
優點與不足
劇情以輕盈流暢的節奏處理角色面對沉重的意外傷痛,專注於角色之間的互動及療癒,令觀眾看得舒服。雖然我看過的松隆子作品不多,但最喜歡她於此作的演繹,她演活了永久子這角色,相比起《四重奏》中內向且抑壓的角色卷真紀,永久子一角更多發揮空間,而她確實充分發揮了。
坂元先生的劇本充滿野心,除了愛情外、短短十集內還嘗試探討母女、父女、摯友之情。然而,由於篇幅有限,角色的心路歷程難以充分展開,導致某些情感轉折與內心角力尚未完全鋪陳,就要匆匆解決,感覺走馬看花。如果作品更著墨入挖掘及刻劃永久子作為離婚女性內心描述,反而會令作品更有深度。另外,有一幕是三位前夫和他們各自的曖昧對象在因緣際會下竟然共度晚餐,把三段關係的發展捆綁在一起,三名前夫同時驚覺各自在感情上的盲點和缺失時,亦同時和曖昧對象的關係結束,劇情發展較為兀突及超現實,感覺牽強,反而令人出戲。
不得不提的,是導演請了日本作曲家坂東祐大處理配樂,尤其喜歡大豆永久子煩惱媽媽電腦密碼時響起低音大提琴的優美旋律,畫龍點睛。
最後,刊登劇集其一金句:「體育界裡的第一不一定是贏了的那個人,而是輸得起的那個人。」
文:THEO|圖片:《大豆永久子與她三名前夫》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