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完整內容(含技術面圖解分享)?歡迎訂閱週報:
如果你對可轉債非常有興趣,想深入研究,可以訂購講義。
訂閱聲明:
vocus 付費內容多有免費公開內容供試閱,因此付費成功後無法辦理退費,再請付費之前審慎思量。
訂閱週報或講義的方式如下:(週報價格:每月NTD168)
訂閱講義後,請參考閱讀方法:
基本面:
分享個股只做研究使用,不做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決定買賣,盈虧自負。
三貝德的可轉債,去年中左右發行的,目前來看,是最近少見的低檔發債,發債時的股價,也接近公司最低價了,所以轉換價現在來看,非常的”親民”啊,不過,這一檔不知道是否有CBAS可以買,不論如何,如果當時有買入CB/CBAS的,現在心情應該不錯,都有一段不小的獲利了,恭禧低檔介入的戰友了。

取材自少數派
當我們在看股市時,科技股、IC設計、AI伺服器總是熱門焦點,但教育這個大家從小接觸的產業,反而鮮少有企業被討論。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間台灣少見、把數位學習與補習班整合經營的公司──三貝德。

取材自三貝德
不過,讓我們來看看這家公司過往的歷史,說真的,看完不知道你會有什麼感觸或想法!
三貝德過去主要靠「升學王」賺錢,透過自家研發課程、製作教學影片、開發平台提供訂閱服務,建立起穩定的收入結構。不過,從2017年開始,董事長帶領團隊啟動大轉型,積極併購全台各地的補習班,成立子公司「亞洲教育大平台」,希望把原本的數位課程導入到線下實體教室,打造「線上+線下」的全方位學習服務。
這個策略一開始看起來蠻合理的,畢竟補教市場還是以實體教學為主,而且學生如果同時在線上看影片、又能到補習班互動學習,效果更好。但問題在於,補習班不是網路公司,管理成本高、人力需求多,加上台灣少子化加劇,每年學生人數下滑,導致補教市場整體規模變小,競爭變激烈。三貝德一口氣吃下太多補習班,營運壓力跟著飆升。
不只如此,2018年他們還進軍中國市場,與愛奇藝合作上架課程內容,也在北京、上海投資素質教育補習據點,希望複製台灣經驗,進攻大陸龐大的K-12人口。但這一步棋,在2021年碰上中國「雙減政策」戛然而止。中國政府全面禁止學科類補習機構營利化,也限制境外資本參與,三貝德投入的資源幾乎全卡住了。這不只讓他們無法擴張,也直接拖累了財報表現。
從那之後,公司連續幾年陷入虧損,至今公司都還沒有轉虧為盈,股價也從過去曾經的300多變成現在的銅版價(50塊以下了),這裡你看出一個重點了嗎?這家公司算是最早經營線上並且提供完整一條龍的課程的公司,結果如果用2023年來看的話,你會發現公司營收有高達85%來自補習班業務,純數位學習內容產品只佔約14%,就是曾經的主力現在變成副車了,所以究其原因,這家公司三貝德近年虧損與股價低迷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 中國市場策略受挫: 正如前述,進軍中國原是公司成長戰略的重點,但政策風險導致投入難以回收,相關資產可能減值,拖累整體財務表現。
• 臺灣市場增長趨緩: 本業所在的臺灣K-12教育培訓市場因少子化趨勢,天花板逐漸下移。雖然補教需求短期仍在,但要大幅擴張變得困難,營收成長趨於停滯甚至小幅下滑。此外,連續併購帶來的營運成本(場地、人事等)高升,從蠶食利潤空間變成大幅消耗原本本業賺來的資本了。
• 擴張導致營運壓力: 三貝德併購的多家補習班須統籌管理,整合期間效率不彰,再加上數位研發投入,整體營業費用相當可觀。當營收未能跟上預期增速時,就容易出現虧損。
那有沒有轉機呢?有的,就是中國大陸補教政策正在鬆綁。從去年下半年起,部分城市開始讓課後輔導班恢復營運,整體氛圍明顯轉向開放。若這股風能順利延續,三貝德先前布局的大陸資源可能重新派上用場。總結來說,三貝德是一家曾被政策與少子化雙殺的公司,但如今正試圖靠著營運調整,關掉不賺錢的據點,並且擴大線上課程,來調整他的腳步,是否會逆轉勝,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