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低語:當地球的真正主宰甦醒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末日生還者》(The Last of Us)的世界中,一種名為「蟲草菌」(Cordyceps)的真菌突變後,竟能感染人類,奪取其意識與行動,進而造成社會崩潰與文明毀滅。這種劇情雖然來自虛構,但它背後的科學陰影,卻並非空穴來風。

我們是否低估了真菌?這些無聲無息、潛伏於我們生活中每個角落的生命體,是否真的有可能成為引爆文明終結的導火線?


一、真菌的潛能:既非植物,亦非動物

真菌(Fungi)並非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一個獨立的生物界,包含了酵母菌、黴菌、蕈類與寄生型真菌等。根據近年的估計,地球上的真菌物種可能超過 600萬種,而其中超過 300種 被認為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它們的特點如下:

特徵說明生存力強能在極端環境(高熱、高酸、輻射中)生存快速繁殖胞子可以長距離傳播,數量極龐大高度適應性能迅速突變,以適應新宿主或藥物潛伏性某些真菌可潛伏人體多年後才發病,如隱球菌

raw-image



二、真菌感染的潛在威脅

1. 免疫力的破口

現代醫療的進步延長了壽命,但也創造出一個龐大的免疫抑制族群: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慢性病患者等。這群人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的高風險族群。

例如:

  • 念珠菌菌血症:可造成器官衰竭,死亡率超過 40%
  • 麴菌病:常見於免疫抑制者,具致命性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具高抗藥性,已造成多起院內感染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全球重大威脅病原體」

2. 抗藥性的崛起

過度使用抗真菌藥物(如農業殺真菌劑)導致許多真菌已產生抗藥性。一旦無藥可治,感染將無法控制。例如耳念珠菌在某些地區對所有已知藥物均有抗性,形成「超級真菌」。


raw-image




三、真菌與人類神經系統的關聯

《末日生還者》中的Cordyceps能控制宿主行為,靈感來自真實世界的蟲草菌感染螞蟻:它能進入螞蟻腦部,操控其爬至高處以利孢子釋放。

在現實中,是否有真菌能影響人類神經行為?

雖尚未有「控制人類意志」的真菌,但已有研究指出:

  • **隱球菌(Cryptococcus)**能進入腦部,造成腦膜炎與行為改變
  • 某些真菌代謝物具神經毒性或產生幻覺作用(如裸蓋菇素)
  • 真菌與精神疾病的潛在關聯正在被研究(腸道菌叢與神經連結)
raw-image



四、全球化與氣候變遷助長真菌崛起

人類活動正為真菌打開大門:

因素說明氣候變遷氣溫上升讓原本無法在人類體溫下存活的真菌開始「耐熱適應」,如耳念珠菌國際旅行病原體可隨人員與貨物流動擴散全球森林砍伐破壞自然棲息地,導致野生病原體與人類接觸增加農業殺菌劑濫用加速真菌抗藥性演化,類似抗生素濫用導致超級細菌的問題

raw-image




五、若真菌引發全球性災難,會是什麼樣貌?

雖然「如蟲草菌控制人類」的場景仍屬科幻,但我們可以設想另一種「現實型末日」:

災難模擬情境:

假設因素後果描述超級真菌大流行(如C. auris變異株)醫療系統崩潰、醫護大量感染、病房封鎖真菌適應高溫,變得更耐人體體溫感染門檻降低,感染族群擴大食物鏈被破壞農作物感染真菌(如麥角菌、鏽菌),造成糧食危機真菌與神經系統關聯被確認精神疾患激增,社會穩定動搖抗藥性蔓延,無新藥問世大規模封鎖、感染控制手段無效、經濟與社會運作停擺


raw-image



結語:文明的裂縫,從腳下的菌絲蔓延而來

Oliver,我們往往將眼光投注於病毒、AI 或核戰爭這些顯而易見的威脅,卻忽視了腳下那悄然生長、古老而智慧的生命體——真菌。

它們不需要速度,不需要暴力,只需緩慢滲透。潛伏、適應、轉化,然後等待我們為它鋪設舞台。

也許末日的低語,不來自天際,而是來自地底深處,那些悄聲蠕動的菌絲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liver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地球盡頭的溫室>是韓國作家金草葉的作品,故事架空在一個有毒落塵散佈在地球的世界,人類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但各地隨即出現政府建立的圓頂城市或由民間建立聚落,最後由科學團隊成功調配出落塵分解劑,讓人類文明回到正軌,然而一起郊區毒蔓延-莫斯瓦納的特殊案件,讓植物研究員亞榮挖掘出另一條關於人類落塵時代的故
Thumbnail
<地球盡頭的溫室>是韓國作家金草葉的作品,故事架空在一個有毒落塵散佈在地球的世界,人類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但各地隨即出現政府建立的圓頂城市或由民間建立聚落,最後由科學團隊成功調配出落塵分解劑,讓人類文明回到正軌,然而一起郊區毒蔓延-莫斯瓦納的特殊案件,讓植物研究員亞榮挖掘出另一條關於人類落塵時代的故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公元2030年,人類建立了天空之城,最富最貴等級的人們開始移居天空之城。   公元2036年,居於地球表面的人類開始暴動,卻意外引發了喪屍病毒。   公元2042年,為了對貧窮的地面人進行保育措施,天空人在他們腦內注入晶片以進行追蹤與觀察。   ......   ..
Thumbnail
  公元2030年,人類建立了天空之城,最富最貴等級的人們開始移居天空之城。   公元2036年,居於地球表面的人類開始暴動,卻意外引發了喪屍病毒。   公元2042年,為了對貧窮的地面人進行保育措施,天空人在他們腦內注入晶片以進行追蹤與觀察。   ......   ..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