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讀墨電子閱讀器的資深用戶,我將以過去使用 Mooink Pro 2 的經驗,並結合近期入手彩色機的感受,提供一份全面的電子閱讀器推薦指南 。這篇文章將從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電子閱讀器開始,深入探討黑白與彩色機種的差異,並分享我從個人閱讀歷程中獲得的心得,幫助你找到專屬的「掌上圖書館」。
我的電子閱讀器之路:從 Mooink Pro 2 到 Nana 的抉擇
身為讀墨電子閱讀器的老用戶,我之前用的是 Mooink Pro 2 這台 7.8 吋的黑白機。7.8 吋在閱讀體驗與攜帶性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對於大部分喜歡閱讀漫畫或長時間閱讀純文字書籍的讀者來說,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當初在選擇閱讀器時,我其實在 Kobo 和 Readmoo 讀墨之間猶豫了很久。兩者都有各自的優勢,Kobo 藏書量和各種優惠相當吸引人,而讀墨則擁有凝聚力強的讀書社群、以及定期舉辦的閱讀馬拉松活動。經過一番權衡,最終我還是因為台灣價值以及促使我閱讀不同類型的馬拉松活動,而決定投入讀墨的懷抱。
⭐新手入門:怎麼挑選適合你的電子閱讀器?
想踏入電子閱讀器的世界,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嗎?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品牌和型號,新手往往會感到迷茫。別擔心!以下將為你解析挑選電子閱讀器時的幾個關鍵要素,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掌上圖書館」。
1. 了解你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在挑選電子閱讀器之前,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主要閱讀內容是什麼?
- 純文字小說/散文: 大部分電子閱讀器都能滿足需求。
- 漫畫/圖文書: 建議選擇尺寸較大(7 吋以上)的機種,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
- PDF/學術論文: 需要更大尺寸(8 吋以上甚至 10 吋以上),並具備手寫筆記功能的機種會更方便。
- 會在什麼場景閱讀?
- 通勤族: 選擇輕巧、方便攜帶的 6 吋或 7 吋機種。
- 居家閱讀: 尺寸的限制較小,可以選擇大螢幕機種。
- 有沒有手寫筆記的需求?
- 如果需要批註、做筆記,請選擇支援手寫筆的機種。
2. 彩色機 vs. 黑白機:視覺體驗大不同
這是近期許多讀者在挑選電子閱讀器時會遇到的新課題。隨著彩色電子墨水技術的進步,市面上開始出現彩色電子閱讀器,它們與傳統的黑白機有什麼不同呢?
- 黑白閱讀器:
- 優點: 技術成熟,價格相對較低;顯示純文字內容清晰銳利,翻頁速度快;無藍光、不反光,長時間閱讀眼睛不易疲勞;續航力超長(一週充一次電也沒問題)。
- 缺點: 無法顯示彩色內容,也沒辦法透過不同顏色畫重點、作筆記,漫畫、雜誌、有圖片的書籍會失去色彩細節。
- 適合對象: 主要閱讀小說、散文等純文字書籍,重視護眼、續航和CP值的讀者。
- 彩色電子閱讀器:
- 優點: 能夠顯示彩色內容,讓漫畫、雜誌、圖文書的閱讀體驗更豐富;在閱讀有顏色圖表或照片的學習材料時也更有幫助。
- 缺點: 彩色顯示層會降低部分文字銳利度,彩色效果通常不如平板鮮豔;技術仍在發展中,價格較高;刷新率可能比黑白機慢一點點,單就螢幕畫面來看,會有比較多「雜質」。
- 適合對象: 有大量筆記需求、喜愛閱讀彩色漫畫、雜誌、兒童繪本或含有彩色圖片學習材料的讀者。
簡而言之: 如果你主要閱讀純文字,黑白機仍是經濟實惠且護眼的首選;如果你對色彩顯示有需求(或是就是覺得彩色的比較漂亮),願意為此支付更高價格,彩色機則能提供更豐富的視覺體驗。
3. 品牌與內容生態系:決定你的書櫃
挑選電子閱讀器,某種程度上也是選擇一個「內容生態系」。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品牌有:
- 開放式系統 (以HyRead為代表):
- 特色: 通常支援多種檔案格式(如 EPUB, PDF, CBR 等),使用者可以從不同的電子書商店或合法管道取得書籍,並自行傳輸至閱讀器。許多開放式系統的閱讀器也支援與圖書館借閱系統(如 OverDrive)整合,擴大了書源的彈性。此外,由於多數開放式系統的閱讀器採用 Android 基礎架構,部分機種甚至可以透過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來擴展功能(但穩定性和相容性可能因型號而異)。
- 優點: 書源選擇多樣化,自由度高,能閱讀不同平台的電子書;與圖書館借閱整合方便。
- 缺點: 可能需要自行管理檔案,操作上相對複雜;書城介面或書籍排版體驗可能不如封閉式系統那樣統一與流暢。
- 適合對象: 希望書源不受限、習慣自行管理檔案、有圖書館借閱需求或喜歡探索多樣內容的讀者。
💡小提醒:中國的閱讀器市場超級捲,所以推出了很多便宜又真的還蠻順的產品(例如文石),但最近有爆出資安問題,會在意者建議避開。
- 封閉式系統 (以 Readmoo 讀墨、Kobo 為代表):
- 特色: 閱讀器主要與其品牌自家的電子書城深度整合,書籍購買與下載通常透過閱讀器內建的書城完成,檔案格式也傾向於自家專有格式或最佳化顯示的格式。這類系統的優點在於提供非常流暢且一致的閱讀體驗,從購書到閱讀都能無縫銜接。品牌會對書籍排版、功能支援等進行最佳化,確保在自家閱讀器上呈現最好的效果。
- 優點: 購書、閱讀流程簡單直覺,使用者體驗一致且優化;書籍排版品質有保證;對特定語種(如讀墨之於繁體中文、Kindle 之於英文)的藏書量通常最豐富且更新速度快。
- 缺點: 書源主要受限於該品牌的書城,不易閱讀其他平台的電子書;檔案格式轉換或第三方內容匯入可能較不便。
- 適合對象: 偏好簡潔直覺的操作介面、重視購書和閱讀的無縫體驗、且主要閱讀特定語種書籍(如繁體中文、英文)的讀者。
4. 其他功能與規格
- 儲存空間: 建議至少 8GB,如果你是重度使用者或喜歡下載大量漫畫,16GB 或 32GB 會更保險。
- 防水功能: 如果你喜歡在浴室、泳池邊閱讀,防水功能會是加分項。
- 內建閱讀燈/色溫調整: 幾乎是標配,可讓你應對各種光線環境,特別是夜間閱讀。色溫調整功能可以降低藍光,有助於保護眼睛。
- 實體翻頁鍵: 部分機種具備,有些人習慣實體按鍵的翻頁手感。
- 翻頁速度: 新一代的閱讀器翻頁速度普遍提升,但仍建議觀看評測影片或實際體驗。
- 電池續航力: 電子閱讀器普遍續航力都很長,通常數週才需充電一次。
我的 Nana 彩機開箱:輕巧與色彩的閱讀新體驗
話說回來,讀墨 2024 年新推出的白色機身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了 ,我就這樣忍過了早鳥價、阿滴團購價、各種甜甜價,最後卻在 Nana 推出黑白機的時候,終於忍不住下單了彩機(?)。
於是,就有了這篇開箱文啦。
🌟第一印象:這個兄弟配色我真的是愛了!
當我收到 nana 的包裹時,第一個感受就是:「咦?裡面有東西嗎?」215 公克的重量,比市面上許多智慧型手機還要輕盈,真的幾乎可以說是無感存在。
nana 延續了讀墨電子閱讀器一貫的簡約設計風格。機身採用霧面材質,感覺比前幾代不容易沾染指紋。背面設計我是覺得字有一點點點太多,除了 Readmoo 的 logo 外,還硬要寫上 Special Edition 和中文等字樣,大概在我可以接受的極限邊緣。
底部配置了 USB-C 充電孔,方便與其他電子設備共用充電線。實體按鍵的按感我覺得也還不錯,和前一台有點微妙的差異。
不過黑機換彩機最大的感受差異,真的就是螢幕的純淨度。

簡單來說,就是螢幕中那些空白的畫面(也是畫面中佔了最多的部分),如果是黑白機的話真的非常乾淨,文字對比也很清晰,但彩機會有點像是20、30年前的正方形老電視,畫面近看的話會有一點一點的「雜質感」,文字也都會有這種一點一點的毛邊感。
當然,遠看或是看習慣了也不會這麼有感,但是放在一起對比的話,感受就會蠻強烈的。
所以很多人都會強調,如果只是閱讀文字,黑白機讀起來真的會比較舒服。
不知道「漂亮」這個膚淺的理由可以支撐我用彩機多久,但因為在購買前就已經做足了研究功課,知道彩機有哪些缺點,所以目前為止我都還頗為滿意的!
希望有了新夥伴的加入,今年的年度閱讀目標可以成功達標。
總結與選購建議:找到你的理想電子閱讀器
總之,挑選電子閱讀器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最適合你的。從個人的閱讀習慣出發,也可以到三創之類的實體店面摸摸看、感受一下每一台機子的差別。(我記得熊老闆有提供租借體驗服務!)
希望這篇電子閱讀器推薦指南,能幫助你更清楚自己的需求,做出最適合的選擇。無論是追求極致護眼的純文字閱讀,或是渴望彩色漫畫與筆記的豐富體驗,市面上都有適合你的電子閱讀器。如果你對於電子閱讀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交流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