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住在維也納後基本上我就是歐洲各個地方跑來跑去,我爸媽感覺上已經放棄理解我的遊蕩地圖。
反正有我的即時定位,好像不搞清楚也沒什麼關係。
總之在我還在我的苦行朝聖之路途中,大概是看到我的定位還在西班牙,我媽突然傳了一個西班牙小鎮遊記給我。那是一個叫做托雷多,Toledo的地方。然後跟我說很值得去。
作為一個還算聽話的小孩,既然媽媽都說很值得去了,那就去吧!
因為疲於搞清楚交通方式,我是直接買了一日遊到托雷多觀光。
還記得前一天下午青旅的工作人員問我明天有什麼打算,聽到我要去托雷多後,她一臉興奮的跟我說:
「我們明天也要去托雷多玩!你可以加入我們啊!」
我這才看到青旅那個顯示每天活動的電視,隔天的日期寫著托雷多觀光。
當下真是百感交集。
如果跟青旅的人一起,只要負擔11歐元的車資還有應該不會貴多少的午餐費。
比起一日遊的50歐元那是便宜多了。
但相較之下,我就又要貢獻出已經為數不多的社交能量。
在短暫考慮後,我還是選擇保留我那一日遊行程。
抱歉了,我真的跟你們這些高能量社交人相處不來。就放過我一天吧。
後來證明,我果然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在離開托雷多的時候,看到青旅的那個工作人員,她身邊都是一群很嗨拿著啤酒大聲歡呼的人。他們一整群人在廣場角落大聲喧嘩,不亦樂乎。
真是幸好沒答應她。
我已經能想像自己如果在那裡,大概率又是想著什麼時候才能回家的窘境。
在前往托雷多前,集合點是在馬德里的一個大型鬥牛場附近。因為app指示的地點實在很不像一個集合點,我在那裡晃了老半天都還不是很確定。
這個街角確定是對的嗎?下面的那個廣場看起來還比較像集合點吧?
結果就在我繞了街角第三圈後,看見了貼著旅行社標誌的巴士。
在那裡等待沒多久就陸陸續續出現其他應該也是同團的人們。
表定上是9:15分集合,按照過去的經驗導遊應該9:00就會出現了。
但直到9:14都還沒出現人影。巴士裡的司機表明他只是司機,只負責載客。
「好吧,這很西班牙。」
我前面的英國人聳聳肩說道。
笑死,看來我覺得西班牙人不愛工作不是個人錯覺。
後來導遊出現了,並且道歉說她自己有點晚起加上地鐵誤點。
但其實也還好啦,她大概就晚個一兩分鐘出現。有到總比沒到好。
跟朝聖之路上臨時說不開,害我得餓著肚子繼續走十公里的餐廳比起來,遲到一兩分鐘真的不算什麼。
路上導遊介紹了托雷多的歷史,聽起來就是一個不停被佔領不停被宗教迫害的苦命地方。
因為實在錯綜複雜,我記不了太多。只記得就是有天主教、猶太教跟伊斯蘭教,這三個歐洲歷史上永遠都在打架的宗教來回爭鬥。
這個城鎮內也因此留下三種不同風格的建築,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實際抵達後才發現原來它是一個山城,讓我想到在義大利去過的錫耶納。
不過一樣都是山城,托雷多的風格跟錫耶納完全不一樣。
隨處都能見到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在狹窄的街道上,白色的布幔用繩索固定在屋子上方,讓整個磚造道路避開炎熱的陽光。在那些布幔之間還掛著造型不一樣的西式燈籠。
雖然這兩個地方現在大概率都是以觀光為主,但感覺上托雷多比錫耶納肅穆很多。
這就是宗教建築的威力嗎?
托雷多是一個相較馬德里安靜很多的地方,也不像馬德里都是漂亮的歐洲建築。托雷多基本上都是較矮的老房子。
我不是什麼建築專家所以沒辦法說這是什麼風格,反正我很喜歡。覺得這裡很值得待個一兩天多看看。
導遊說明年是托雷多建城的第800年,鎮上會舉辦很大的遊行。好像是從六月開始一路到九月的樣子。
空中的布幔除了遮陽,屆時也是教堂的聖物繞境的路線。
感覺會是一個人擠人的盛大活動。
這裡的紀念品店也很奇妙。
有很多中世紀盔甲跟武器就算了,據說鑄劍是這裡的傳統。聽起來放這些很合理。
但我在經過一間把很多把長劍排成半圓狀的店面時,覺得某把劍有點熟悉。
這不是魔戒裡亞拉岡的那把劍嗎?
欸不是,那把劍應該是好萊塢做的吧?跟你們有什麼關係啊?
而且逛到後面,發現很多店面都擺著亞拉岡那把安都瑞爾,我真是覺得荒唐到好笑。
有些店家可能還怕你認不出來,直接把魔戒的電影海報貼在店外。
到底是誰先開始的?這樣可以算侵犯版權嗎哈哈哈哈!
後來看到林克的大師之劍時我真是笑到不能自己。
好啦,西班牙人也沒那麼不愛賺錢啦。他們還是很認真的想蹭點熱度的。
托雷多的大教堂導遊在外面介紹外觀時,說了很有趣的故事。
當時巴黎的聖母院已經蓋好了,所以托雷多要蓋教堂時是直接把聖母院整個複製過來。
但聖母院有兩座塔樓,托雷多卻只有一個。
這是因為當他們在建造教堂時發現,因為地層關係,如果蓋兩座塔樓會有崩塌危險。
我沒聽懂是因為抽地下水還是地層本來就比較軟的原因,總之就是安全有疑慮。
「經過各種考量,他們覺得安全第一。所以我們就有了一個跛腳教堂。」
導遊指著唯一一個塔樓這麼說道。
妳說教堂跛腳沒關係嗎哈哈哈哈。
教堂內部大抵上跟其他看過的歐洲大教堂大致雷同。看過好幾十個大教堂後已經很難再有特別的感動了。
不過在教堂後面導遊有特別介紹一個很精緻的立體浮雕。
那面浮雕從地面的底座一路延伸到天花板,再連結到對面的牆面。
因為它不是一整面都是這樣,只有兩根柱子中間的位置有這個細緻浮雕,位置也是在教堂中間那個主要區域正後方,所以感覺上特別突兀。
「當陽光在一個準確位置時,光線會穿透浮雕的一個小洞,直射在前面的聖像位置。這樣就會看起來像神力降臨。」
導遊很細心的介紹當時的藝術家是怎麼花費大量心血算出最適合的角度,當我問了為什麼要這麼做時,她像是怕被抓走一樣摀著一邊的臉對我說,
「因為那時人文主義(還是科技大革命,有點忘記了)興起,大家開始不信神了。所以教會為了吸引更多信眾,拜託藝術家做點看起來有神蹟的意象。」
這四捨五入不就是詐騙嗎?!
再看一次那個浮雕,突然覺得沒那麼神聖了。

美麗的詐騙工具(?
在準備離開托雷多的時候,我突然在某個角落看見了熟悉的黃色箭頭。
朝聖之路也會到這裡?!
但一整天都沒看到朝聖者,可能是一條很少人走的路線。
人還真是一個慣性動物。看到黃箭頭後內心有股衝動想跟著走。要不是因為集合時間點快到了,我可能真的會跟著箭頭看看會到哪吧。
不會吧?!
結束朝聖之路的一週後慢慢有了想再走一次的想法嗎?這個反射弧也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