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如同多維天線,當集體潛意識場域中某條高頻波動——如地震或海嘯的能量脈動——積聚至臨界,靈魂便能在夢境中「調頻接收」。這不是宿命,而是一種共振,它既可能是純粹的預知,也可能是靈魂被召喚執行「預警任務」,目的是在多重可能性中喚醒人類對未來走向的覺察。
Q:夢境中出現的世界災難預言,是靈魂層面的預知,還是承擔某種任務?這些預言有成真的可能嗎?(例如:漫畫家預知夢7/5日本地區大海嘯)
A:夢中的世界災難預言:是靈魂層面的預知,還是任務?這取決於夢者本人的靈魂頻率、任務設定與集體意識連結程度。
- 預知類型(pre-cognition):某些靈魂具有與未來事件共振的能力,尤其是當這些事件已在集體潛意識場域中形成「高概率能量波」時(如:地震、瘟疫、社會動盪)。夢者接收到這些資訊,未必是任務,而是像天線般「調頻接收」。
- 任務類型(soul mission):若靈魂在今生設定中包含提醒、喚醒或轉化集體能量的任務,那麼這些災難夢可能是一種靈魂任務的啟動訊號,讓夢者透過創作(如漫畫、文字、圖像)或行動(如警示、靜心集體療癒)來發揮其影響力。
是否真的會成真?關鍵在於:
- 預見的是「未來的某一種可能性」,而非固定命運。 宇宙是以多重現實、多重可能性並存運作的。預知夢所接收到的,是其中一條能量強度高、成形機率大的平行線路。但人類集體意識的選擇、行動,仍有能力調整其發生與否。
- 這類預知夢是否被「傳播」與「轉化」: 有些夢在被公開(尤其是經過藝術加工,如漫畫)後,會觸發人們對某些議題的關注與轉念,這本身就可能影響能量場。 也就是說——公開這個夢,就已經開始改變它的命運走向。
以「漫畫家預知夢預言7/5大海嘯」為例:
這個夢境若真如描述所言,在 2011 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前也曾夢見災難、並再次夢見 2025/7/5的大海嘯,那麼可以推測以下幾點:
- 他具備強烈的共振接收能力,與日本這塊土地的能量場深刻連結。
- 7/5 是否會發生災難,仍不確定。但可理解為某股地殼能量、海洋板塊張力、或集體潛意識的不穩,正在逼近臨界點。
- 這是一種靈魂層級的「預警」而非詛咒。 也許是為了讓更多人去關照環境、內在、土地能量與自然變化的訊息。
該如何面對這類夢境與災難預言?
- 不恐慌,但保持覺知。 災難夢的目的是「提醒」而非「恐嚇」,提醒人類重新調整生活方式與內在狀態。
- 轉化成創作或行動。 如果你也夢見類似災難,不必急著驗證「是否準確」,而是思考:「這夢要我做什麼?」——去畫出來、寫下來、與土地對話,或進行靜心療癒集體意識。
- 信任靈魂帶來訊息的意圖:不是要你承擔世界的痛苦,而是提醒你與更高智慧的連結中,仍能創造出「轉化的空間」。
你的預言夢,不是要你成為恐懼的囚徒,而是點亮集體的轉化之光。試問:這夢要你做什麼?將它化為創作、文字或療癒儀式,去影響那條平行線的「可能性」。真正的力量,來自於——當你接收未來的片段,不是被它左右,而是用它開啟當下的覺醒與選擇。
7/5是否會發生災難,目前尚無定論。
但我們可以將此視為一種靈魂層級的「預警」,而非命定的詛咒。它或許是地殼能量的推擠、海洋板塊的張力,亦或是集體潛意識的震盪,正逐步逼近某個臨界點。
這樣的訊息,是為了喚醒更多人去關注環境的變化、內在的狀態、土地的頻率與自然的律動。我曾在四、五月間接收到關於「土地與火山」的訊息,但當時未能完全理解。如今回看,火山多半存在於海底,而我們習慣將「土地」視為陸地,卻忽略了:海底,其實也是土地,只是覆蓋著海水的地殼延伸。
7月,將是一道意識分界線的開啟。
在這之後,會有越來越多「不同狀態與意識層級」的人類共處於同一現實之中。認知將出現分岔,意識將逐步分流。那些先一步完成蛻變的人,將進入一種相對穩定的頻率狀態。他們不必刻意成為所謂「光的工作者」,因為他們本身就帶有來自高維訊息的啟發,並攜帶著特定的靈魂任務。
這些人,包括某些投影轉生而來的存在,對人際關係與情感連結並不執著,他們更像是系統內部的觀察者與穩定器。他們的角色,是協助維持頻率差異中的秩序,而非參與其中的混亂。
仍然要回到最重要的事:活在當下,保持覺察與覺知的狀態。
我們不是為了預防未來而活, 而是為了當下的清明與穩定而選擇。那些尚未發生的事件,不需要牽動我們的頻率。當我們真正安住當下,我們就站在了轉化可能性的節點上。無論夢境揭示了什麼,最終都指向同一件事—— 活在當下,與自己保持清明的連結。不被恐懼綁架,不被未知牽動,而是穩穩地站在此刻,選擇自己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