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Exosomes)作為再生醫療界的明日之星,除了運用在醫美保養,更展現出治療應用潛力,透過搭載藥物、RNA或蛋白質,可靶向鎖定細胞攻擊,國內也有新藥啟動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未來攻克難纏癌細胞或修復受損組織,已不再是夢想。但專家指出,目前外泌體在品質標準化、規模量產製造、冷鏈運輸及保存上,仍有不少挑戰需克服,未來擁有穩定和高品質的生產製造能力,將成為重要關鍵。

圖說:亞家生技獨家研發出「微型智能細胞製劑廠」,透過細胞製藥級的無菌隔離裝置,確保外泌體製劑批次間的高度一致性,有效降低人為汙染風險。(資料來源:亞家生技)
國衛院合聘副研究員、輔大生科系副教授陳雲翔分析,外泌體普遍面臨的困境,包括製造端如何穩定放大量產,維持批次間的高度一致性,同時確保純度,屬於極高的技術門檻。「必須源頭就做到無菌製造環境,出廠前更要透過儀器測定粒徑與濃度,分析特定的表面特徵、微生物純度等品質監測,確保交付的每批產品都符合標準。」另外陳雲翔也點出,法規遵循更是一大挑戰,「台灣的管理規範仍在發展初期,許多細則尚未明確,產業實務上往往需等國外法規(如美國FDA)有更清晰指引後,國內才逐步跟進。」。

圖說:亞家生技身為外泌體無菌製造專家,配備「奈米粒徑分析儀」等高階設備,在製劑出廠前進行多重品管監測,確保交付的每批產品都符合最高標準。(資料來源:亞家生技)

圖說:亞家生技創辦人吳坤烈博士指出,透過克服量產與標準化障礙,才能讓出色的外泌體研發成果,真正應用於臨床治療。(資料來源:亞家生技)
當前外泌體治療應用正蓬勃發展,吳坤烈博士認為,「許多優秀業者就像IC設計公司,專注於突破性的治療靶點和藥物設計,而亞家生技則是晶圓代工廠,提供最頂尖、最可靠的專業製造服務。」他強調,當其他業者競相尋找下一個奇蹟療法時,亞家生技正專注打造,能讓所有創新實現的基礎製造平台,作為產業鏈的堅實後盾,引領精準治療邁向觸手可及的全新時代,讓抗癌「最後一哩路」走得更加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