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那年,乃卿嫁給大自己七歲,在報關行上班的老胡。婚後在台北住不到兩年,就因老胡的爸爸重病不得不回高雄接下爸爸米麵行的店面。乃卿說,老胡山東人,脾氣大,兩人還在磨合階段突然被叫回高雄接事業,還要面對不熟悉的公婆,對她來說簡值就是「內憂外患」。
十七年前,老胡把將近一百坪的倉庫重新整修給社區志工做為讀書會的場所,十多年來自己從來不上樓半步,直到一年半前,老胡在租客的茶行喝茶,聽見隔壁共修處傳來唱誦經典的聲音,一時好奇,茶也不喝了,直接上樓看大家在做什麼。志工看見老胡來了,立刻邀他一起唱誦經典,連續三天。第四天,志工邀老胡加入讀書會,老胡答應了。隔一個星期,志工再邀老胡做資源回收,老胡也說好,就這樣沒有困難沒有阻礙的雙向奔赴了。乃卿說自己不敢想老胡有一天也會加入志工行列,就在自己做志工的第三十八年。
老智者說,「公修公得、婆修婆得,阿公吃飯,阿嬤不會飽。」雖然夫妻是共同體,但是福禍災劫也是自己擔。乃卿聞法甚早深有體會,修忍辱修口修心,自己的福德飽足了,一切不用求都能心想事成。乃卿三十八年行善積德的福緣冥冥之中牽引老胡與公益接軌,老胡學會付出無所求,天天去環保站做分類,做到滿身大汗依然笑嘻嘻,脾氣也在淨化環境的歡喜汗水中隨方就圓。山東大漢的脾氣不見了,變成一個和藹可親,什麼都沒問題的好好先生。
老智者說,做什麼都不成功,心想什麼都事與願違,不是老天爺跟我們作對,而是我們自己的福氣稀薄了,只能勉強撐得住三餐和基本健康。就像年輕時的乃卿,每次跟老胡商量什麼事,老胡張口就反對,她乾脆不說了,轉身為自己植福。當一個人修到一定程度,甚至超越了另一半的福德,家庭自然和諧圓滿,也能感召另一半,一起福慧雙修。命中有的不用求,一切來的自自然然,命中沒有的,就算得到了也是煙火般的短暫。所以說,福是做來的,不是求來的,多做多得,少做就多失。
#自修自得
#修忍辱
#福慧雙修
#喜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