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湛花了一整個晚上,將手中拍攝的影片反覆播放、慢速解析。他不是第一次看這段畫面,但這次,他注意到一個過去忽略的細節。
就在「時間靜止」的第14分鐘,畫面中出現了一道不規則的光,像極了從雲層中閃出的閃電。但那並不是閃電。林湛將影片一格格切開,放大解析畫面。雲層後方,赫然浮現出一個懸浮在空中的幾何形狀——球體,但不是一般的球。那個形狀彷彿同時擁有十二個面,閃耀著深藍與橙色交錯的光線,形態像是融合了多面體與某種未知能量構造。
他心跳加快,冷汗沿著額角滑落。「這不可能是自然現象……」
他快速開啟圖像比對系統,將那個光球與地球上常見的氣象球、天文異象、軍用飛行器做交叉比對,卻完全找不到相符的資料。唯一接近的,是一張在2025年拍攝於南極的未公開影像,檔案上標註著:「Project17-E」
林湛靜止許久,然後打開簡沐晴昨夜傳來的那封加密信件。附檔是一份極度模糊的 PDF 檔案,標題為:
Ω計劃觀測項目備忘稿(非公開)
編號:P17-Beta-12
內容簡短,只有一句話被劃線:
「異常幾何光球為接觸性事件之主體載體,不具地球物理屬性,具選擇性觀測性。」
林湛的手指不自覺地顫抖。
這意味著,那個光球,不僅是這場災難的核心,它還「選擇」了他。
「你看到了嗎?」
電話另一端,簡沐晴的聲音低沉。
「它……不在影像的每一幀,只在我對的角度、對的時間點才能出現。」林湛聲音發虛。
「這是它的『選擇性觀測』機制,一種……好像量子態那種東西。」簡沐晴低聲道。「你在看的同時,它也在看你。」
那句話如同一道冷風,穿過林湛的胸口。
天亮前,他忍不住打開窗。信義區此時還沉浸在颱風過後的寂靜裡,天空泛著不尋常的紅色。林湛突然想起,7月5日當天,有數據顯示:台灣上空的地磁場波動高達歷史極限。
這不是巧合。
這是故意的。
**當晚 23:47,軍方中央數據中心內**
賀子強皺著眉,看著螢幕上的最新報告:
P17-視覺記憶者代碼:林湛
接觸等級:中高度同步
預測行動:主動追查 Project17 與 Ω關聯
他手指輕敲桌面,冷冷說:「啟動監控第二階段。讓 NEM小組部署感應點,他正在接近核心。」
助手一愣:「長官,要直接進入 Omega演算層嗎?」
賀子強微微一笑:「現在不是我們選他,是他選我們了。」
**同時,南投光返會總部**
李正鴻站在木造講壇前,低頭看著一本厚重的黑皮書。
「我們已經驗證,第七位‘觀測者’已經甦醒。」
底下十幾位信徒靜默無語,眼神卻流露狂熱。
「天球已出現,我們的預言正在應驗。Project17 只是人類的玩物,但 Ω 才是真正的審判。」
他轉身,手指點向北方。
「他就在那座城市,在拍下真相的男人身上。」
**7月6日凌晨 02:10,林湛住處**
簡沐晴匆匆敲門,一臉憔悴,但眼神清醒無比。
「我調出我哥哥的筆記,他死前兩週一直在畫那個光球。他說,Project17 根本不是軍方實驗,是一場……『時間濾網』。」
林湛問:「什麼意思?」
「不是所有人都會記得7月5日,但有些人會被強制留下記憶。你、我、雨菲……都是被選上的。」
林湛握緊拳頭:「我們要揭開這一切。災難根本不是自然事件,它更像……被編排好的第一次接觸。」
而他們,都正在被觀察、記錄、測試。
畫面最後轉到一張林湛放大的照片。
那個光球,透過多重曝光方式顯現出另一層紋理。
看起來……像一隻眼睛。
正在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