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行經的路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阿芳十二歲時父母離婚,母親帶著她到台北找工作找住的地方,母女倆從此在台北生了根。阿芳沒有上學不識字,只能去工廠做事,也在工廠認識另一半,阿鋒。


婚後的阿芳跟阿鋒育有一兒一女,兩人不眠不休打拼,終於買了一間小房子棲身。兒女一天天長大,夫妻肩上的責任和壓力也隨著兒女成熟懂事漸漸卸下,就在兩人覺得好日子不遠了,沒想到阿鋒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檢查出腎臟、攝護腺雙癌,當時的阿芳憂愁到一夜白髮。阿芳提早退休在家照顧先生,得空時就誦經,觀看淨空老智者講經說法,阿芳以為「修行」就是這樣。


有一天,一位善知識邀阿芳去聽演講,聽見老智者說,「修行要入人群,念誦經典可以提升心性,沉澱心靈雜質,心淨清就會有力量了,就要去『行經』,把經典上的道理用雙手做出來,用雙腳走出來,那才是經典真正奧妙之處。」阿芳瞬間頓悟,原來修行不是躲在家裡誦經,躲在深山裡獨善其身,而是利益人群,自度度人。


明白道理後,阿芳走出家門做志工,淨化環境讓阿芳感覺心開意解,法喜充滿。阿鋒在阿芳無微不至照顧,與癌細胞和平共處七年,七年後,阿鋒輕度中風,同時被檢斷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全身都是病的阿鋒在行動上也停滯緩慢許多。阿芳並沒有如七年前那樣痛苦憂愁想不開,她已經知道病痛的因緣,吃苦才能了苦,受苦才能消業。阿芳訓練阿鋒做一些簡單的家事,只要出門做公益,阿鋒就會主動帶孫女上補習班,傍晚家人回來前洗米煮飯,阿芳放手後,阿鋒身體日趨穩定,縱然有病在身,日常起居皆能自理。


老智者說,福是做來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阿公吃飯,阿嬤不會飽,夫妻是共同體,災劫病痛各自受。如果我們已經領受行善積德的福氣,應該鼓勵另一半投入,若是福緣未到,也不要氣餒,只要我們深具福緣,努力做來囤,總有一天,另一半會受到感召而投入得心甘情願。都說近親難度,說難也不難,就看我們修養的能耐,能否讓家人真心跟隨。在逆境中把躁動不安的心修煉成如如不動,就是消業與修福。


#行經


#自修自得


#行善積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盼望的光
61會員
2.0K內容數
請上臉書搜尋「盼望的光」有更多文章內容分享
盼望的光的其他內容
2025/07/01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挑糞的男子,脾氣爆烈,經常跟人起衝突,常仗勢著自己人高馬大,說話帶尖帶刺十分不客氣,如果有人口頭上得罪他,他就亮出隨身攜帶的尖刀恐嚇對方。 有一天,一位讀書人趕著出門辦事,經過市集,遠遠看見男子正挑著兩桶穢物迎面而來,讀書人打算閃避讓對方先行,挑糞男子幾分鐘前才跟
Thumbnail
2025/07/01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挑糞的男子,脾氣爆烈,經常跟人起衝突,常仗勢著自己人高馬大,說話帶尖帶刺十分不客氣,如果有人口頭上得罪他,他就亮出隨身攜帶的尖刀恐嚇對方。 有一天,一位讀書人趕著出門辦事,經過市集,遠遠看見男子正挑著兩桶穢物迎面而來,讀書人打算閃避讓對方先行,挑糞男子幾分鐘前才跟
Thumbnail
2025/06/30
俊雄很孝順,很努力,但是方向錯誤,以致於努力二十年的身家與成果功虧一簣。俊雄由母親帶大,母子一直以來都是租屋而居,俊雄長大了,便想買一間房子孝敬母親,因為他知道擁有自己的房子是母親多年的心願。 當一名打卡的上班族要買房子難如登天,俊雄不想母親等太久,所以他選擇做酒店,錢來得快。俊雄一開始跟朋友
Thumbnail
2025/06/30
俊雄很孝順,很努力,但是方向錯誤,以致於努力二十年的身家與成果功虧一簣。俊雄由母親帶大,母子一直以來都是租屋而居,俊雄長大了,便想買一間房子孝敬母親,因為他知道擁有自己的房子是母親多年的心願。 當一名打卡的上班族要買房子難如登天,俊雄不想母親等太久,所以他選擇做酒店,錢來得快。俊雄一開始跟朋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甫開門,眼前人,教阿風依然努力地表現着平易近人,縱是有點點的難免愕然詑異:「伯母」
Thumbnail
甫開門,眼前人,教阿風依然努力地表現着平易近人,縱是有點點的難免愕然詑異:「伯母」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