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剛從高中畢業,其實內心是興奮的。
因為知道在之後的求學過程中,在學業、生活、時間規畫都能有更大的自主性,這種未來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讓我在畢業後,還是為自己排定許多目標、甚至還變得更有效率,平均二至三天就能完成一個很大的計劃。那樣全心投入、專注在自己有熱情的事物的時光是很快樂的。
可是,在完成一大堆事情後,那空下來的時間,卻成為我的焦慮來源......
我會開始擔心,做這些事會不會沒有回報、自己是不是只是在瞎忙活、為甚麼結果不早點出來,而當這些焦慮的想法浮現,我的行動便會因此變得猶豫、做很多事都提不起勁......
-
這時,我突然想到余世存 《時間之書》裡的一段話
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我發現,我已經開始默默地以倒數的形式看自己接下來的四年。因為用倒數的形式看,四年顯得太短,連幾個月、幾天的等待都變得難以忍受,於是,我總是一直想著要做點甚麼,也因此,留白的時間是不被允許的。
想起之前在脆滑到德國老師評價亞洲學生:「你們亞洲人很努力,但很多時候只是努力在害怕裡。」,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以不同文化背景之人的視角來看,亞洲體制下孩子的成功似乎只有一條道路,所以考上好大學之後,就是研究所,再來就是高薪工作......說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後是否也會走上這條路、還是會毅然地選擇走在一條充滿未知的路;但是,無論選擇前者、後者或其他,我希望這條路是自己選的、自己真心熱愛的、就算遇到的困難也不會輕言放棄的。不確定之後的想法會如何改變,但至少先記錄下此刻對自己的期許。
-
在此也想寫下給自己的提醒:
- 請繼續遵循 "Just do what feels right in the moment." 這個行動準則。
- 多看看自己擁有的,少焦慮自己沒有的。結果固然重要,但也別忘了過程!
- 放輕鬆,在自己的時區裡,妳永遠都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