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魷魚遊戲 3
以下 (應該) 沒有太嚴重的劇透。
說是第三季,其實就是那明顯沒播完的第二季的下半部。不太意外的,兩大男主角依然是最讓人出戲的兩位。
整個第二季+第三季兩位主角真正有發揮演技的段落,大概就只有成奇勳最後做出那個決定時臉上的神情與眼神轉換,以及黃仁浩回顧過往在良心與生存的痛苦掙扎間痛下殺手的狂暴躁亂。除此之外,沒了。
單調呆板的演法之外,這兩個角色的設計本身也很有問題。
成奇勳在第二季先是動機自相矛盾的既要悲天憫人又自己開槍殺死那麼多人,到了第三季又變成被個人仇恨推動,一心想殺死那個沒能將彈匣帶回前線給戰友們的姜大虎。男主的人設應該是最能理解姜大虎只是基於正常人性的怯懦而害怕退縮,但我們悲天憫人的成奇勳卻要因此恨之入骨一路追殺?
大魔王黃仁浩的角色動機也很模糊,形象一副遮遮掩掩彷彿內心壓抑著什麼了不得的黑暗過往,但怎麼看他跟遊戲裡的其他人為求生存而滿手血腥,甚至面臨弒母殺子、背叛最信任的人等地獄般的境地相比,也不過如此吧?偏偏他還要故做神秘閃閃躲躲,始終感受不到這個角色最核心的內在衝突,編導甚至都吝於給他一段完整台詞至少講出點什麼 (因為真的講不出什麼?)。
撇開兩位男主角,其他人物反而相對顯得有血有肉。有合理的糾結與取捨,有稍嫌戲劇化但還算能同理的情緒轉折,甚至也都各自有角色的提升與人物弧光的展現。
演得也好。
角色們的表現,以及在後段的這些設計安排,某種程度上將慘不忍睹吐槽無力的第二季挽回不少。人物多樣化地呈現出人性的複雜面向,也的確起到不錯的戲劇效果。
尤其越到後段越能感受編導明顯花了心思,刻意設計,但確實有心。原本第三季看到一半時我還在嘟囔,這季既沒有"魷魚遊戲"偏偏劇名還取做《魷魚遊戲》,豈不正好成了如今劇情早已偏離第一季完整故事概念的最大反諷?
想不到最後"魷魚遊戲"還是出現了。不只如此,情節還刻意地仔細設計以做為回應整個《魷魚遊戲》主題的收尾。
這場以高台版魷魚遊戲為舞台的高潮戲,先是前一晚大魔王來一段直扣人心的黑暗提議做為前菜,延續到隔天遊戲開始,從原本強弱態勢分明的單調組合,一步步透過事件與場地的種種變數轉折,人數一個一個減少,在簡單的情境中編寫出層層遞進的劇情,最終聚焦到成奇勳自己一個人的高光時刻,做出貫穿全劇主旨的終極抉擇。
無論他的抉擇是什麼,劇情設計上都已成功地救起了原本不該存在的所謂第二+第三季。
當然這部劇讓人翻白眼的點有很多,一些違反人性的情節也讓人不易有代入感。其中最莫名的恐怕還是黃仁浩的弟弟那條線。從第二季到第三季,如此長線佈局所要鋪陳的應該就是最終弟弟找到哥哥的那一刻,可能哥哥會說些什麼,或者哥哥拒捕並刻意讓弟弟射殺,或者哥哥留下意味深長的什麼再度消失,或者在某種情境之下哥哥做出什麼帶有解讀空間的動作......總之,這條線就是為了這一刻而存在,但來回折騰了二季就只是在見面時大喊一句"為什麼",然後看著哥哥表情 (照例) 空洞的再度離開?
劇名|《魷魚遊戲3》
編導|黃東赫
主演|李政宰/李炳憲/任時完 /姜河那 /魏化儁 /朴圭瑛 /朴成焄 /曹柔理
[看看其他劇]
・《魷魚遊戲2》的最佳與最糟
・近幾年最喜歡的台劇:《影后》
・《黑鏡第七季》的各集一句話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