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購物中心閒晃時,與他再次相見。
「他」是我的國中同學,姑且稱他為「阿祥」吧。我當年與阿祥同班時,曾有一段不錯的友誼關係,但在畢業後,一是生活圈不同,二是個性疏於經營,讓我們倆斷聯許久。在購物中心認出彼此時,我們其實都有些許的尷尬,畢竟多年未見,一時確實不知道該講些什麼好?
所幸,我們過去建構的相熟,很快派上用場。話匣子一打開,便延續了許久,直到他發現自己稍後還有事,非走不可,我們才簡單地道別。我很驚訝,自己竟然有一絲依依不捨的感覺。
這次與阿祥的重遇讓我感到欣喜,也讓我想到自己與他共度的那些有趣時光。如果那天沒有相遇,那些記憶是不是很快就會像書頁中的乾燥花一般,破敗並消逝?我們還會是朋友嗎?如果我們直到二十、三十年後才相遇,我們還可以如此自然、隨意地談天嗎?
友誼很美好,它是愛的一種亞類型,也跟任何其他愛一樣,需要照料與經營。如今我們要聯繫一個朋友,僅須打個二十字簡訊,人與人間的連結卻好像沒有變得更緊密,甚至有愈來愈撕裂的趨勢。
夜色還濃著,我打開了通訊軟體,點開與阿祥的聊天室。手機的藍光映照在臉上,我想起國中畢業時與他「常常聯絡」的約定,至今沒有完成。這次,我們會履行約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