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細緻亮麗的野蘑菇~北海道
美國詩人迪肯絲( Emily Dickinson)有首輕鬆幽默的小詩,微妙微俏得描述微小的野蘑菇為「植物小精靈」(elf of plants), 或「植被雜耍藝人 」(jugglers of vegetation)。 雖然現在我們知道蘑菇其實不是「植物」, 而屬於「真菌類」; 但它總出現在植物群落間,因此詩人稱它為「植物」, 在想像意識裡是很自然的。蘑菇之所以像小精靈也許在乎它短暫跳躍式的存在, 似頑童般的難以捉摸; 它憑空冒出來, 在腐蝕的樹幹上, 在雜亂無章的草地上, 沒有順序, 沒有預設構圖; 它的出現不經意, 靜悄悄, 不長久, 卻在腐朽環境裡點出神奇, 增添趣味、 多樣, 以它的不規則闖進自然界裡尋常持久的規律裡。 每次在樹林裏徒步, 蟲鳴鳥語, 流水潺潺,微風樹影都已經是行山途中的心靈宴饗, 如果突然瞥見地上或朽木上冒出的蘑菇,就更增添如逢故友的喜悅。
去年夏天去北海道自駕遊, 在知床五湖的原始森林徒步, 和家人走在林間或湖畔的泥沙小徑, 四處觀看提防可能出沒的棕熊, 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後來被星散在草叢樹間的野蘑菇捕獲了, 換回來的是驚艷雀躍的心。 零散出現在這蜿蜒顛簸的棧道旁的蘑菇為數不多, 但每朵蘑菇都穿戴各種形狀或顏色的菌蓋, 如莊重的黑色絨帽, 小巧艷麗的袖珍茅屋頂, 形狀完美色暈均衡的陽傘, 各樣的顏色:黃橘、火紅、 嫩白、 古意盎然的褐色, 真讓人驚嘆它們是如何長成這般多采多姿! 這麼可愛誘人的野蘑菇! 儘管它們可能帶有劇毒,在這雜亂交錯的樹林裡, 它們的出現是樸素自然界裡的異類, 的確如小精靈, 讓光亮色彩撒落在遍地的殘枝枯葉裡, 顛覆這原始樹林裡的暗沉。





關於野蘑菇的另一場遇見是今年五月底在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裡。 當時見到灰褐的地面上冒出矮小卻非常顯眼的鮮紅花朵, 以我隔行如隔山的淺薄知識, 直覺上認為這又是沒見過的精靈野蘑菇, 在這片黯淡的土地上帶來色彩的衝擊。 後來才知道它叫血晶蘭 ( snow plant) , 而且它還真是植物, 不是蘑菇! 但它跟真菌類也不是毫無關係, 這血晶蘭是依靠地下的真菌存活, 所以是寄生關係。 在這彼此共生的關係裡, 地下的真菌雖然不露面, 沒有蘑菇的生成, 但藉由另外一個植物體, 一朵奇葩還是出現了, 妝點土地, 取悅路人。 在這廣闊大自然的植物世界裡, 老樹的茁壯和小草的蔓延, 是亙古不變生生不息;而另一方面, 還有這些色彩繽紛的蘑菇出其不意帶來微小短暫的驚奇, 彷彿有動畫空間裡的頑皮小精靈自由隨意的飛躍, 看見那裡色調太乏味了, 就點土成金, 嫁接出亮麗色彩的嫩株。想像周圍的茂密大樹或稀疏雜草也會因著這些野蘑菇的短暫出現而微笑, 如迪肯絲描述, 「感覺綠草似乎也因野蘑菇的間歇出現而欣喜」。

血晶蘭 (snow plants) ~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