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對創業有興趣嘅朋友,你係咪成日聽到人講:「創業就係一場賭博!」或者覺得,做老闆嗰啲都係「大膽賭仔」?呢個講法,搞到好多人覺得創業好似要「豁晒出去,賭身家」咁,如果自己唔係天生冒險家,就唔適合創業。
等我哋今日嚟拆解一下,創業同「賭性」之間,究竟有咩關係?成功創業者係咪真係個個都係賭徒?
「賭仔性格」的迷思與真實
當我哋講「賭仔性格」,通常會聯想到幾樣嘢:盲目樂觀、衝動、不計後果、甚至帶有投機心態。 如果係呢種定義,咁呢種「賭仔性格」絕對唔適合創業!一個真正成功嘅創業者,佢哋嘅決策唔係建基於「搏一鋪」嘅盲目,而係有更深層次嘅邏輯。但係,如果我哋將「賭性」定義為「願意承擔經過評估的風險,並在不確定性中採取行動」,咁答案就唔同啦!從呢個角度睇,成功創業者或多或少,都具備一定程度嘅「賭性」。
成功創業者點樣「賭」?
佢哋嘅「賭性」並非盲目,而係一種有策略、有智慧嘅風險承擔:
「賭」的是未來的可能性,而非當下的確定性:
賭仔: 賭嘅係下一舖牌會贏,買股票係希望聽日股價升。佢哋追求短期內嘅非理性回報。
創業者: 賭嘅係佢嘅產品或服務能夠解決市場嘅痛點,創造出一個未來更大嘅價值。佢哋會投資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去發展一個現階段可能仲未被大眾理解或接受嘅概念。
例子: 當 Elon Musk 剛開始搞 SpaceX 時,大多數人都覺得佢痴線,將身家掟落去搞火箭?呢個就係賭未來嘅可能性,賭人類最終會走向多行星生存。佢唔係賭聽日 SpaceX 股價會升幾多,而係賭一個長遠嘅願景。
「賭」的是洞察力與執行力,而非運氣:
賭仔: 靠運氣,相信「手風順」,「逢賭必贏」。
創業者: 佢哋敢於「賭」係因為佢哋對市場有獨到嘅洞察力(佢哋睇到人哋睇唔到嘅機會),同埋對自己團隊嘅執行力有信心(佢哋相信自己可以將想法變為現實)。呢種「賭」係基於知識、經驗同對自身能力嘅判斷。
例子: 當 Airbnb 創辦人發現可以將自己屋企嘅空餘空間租俾人時,佢哋「賭」嘅係人類共享經濟嘅潛力,以及佢哋能夠建立起一個互相信任嘅平台。呢個「賭」唔係亂嚟,而係基於對市場趨勢嘅判斷同埋佢哋對產品技術嘅掌握。
「賭」的是「經過計算的風險」,而非「孤注一擲」:
賭仔: 輸咗就想追,越輸越買,最終可能傾家蕩產。
創業者: 佢哋會仔細評估風險。佢哋會問:「最壞嘅情況會點樣?」、「我可唔可以承受呢個損失?」、「有冇 Plan B?」佢哋會用「最小可行產品 (MVP)」去驗證,用「原型測試」去試水溫,盡量用最少嘅成本去獲取最大嘅資訊,從而降低風險。佢哋願意承擔風險,但會盡力管理風險。
例子: 好多一人創業者會喺有正職嘅情況下做「Side Hustle」(副業),等副業有穩定收入先辭職。呢個就係一種「邊際成本低」嘅「賭」,將風險降到最低。
「賭」的是「成長」與「學習」,而非「輸贏」:
賭仔: 聚焦於結果(輸或贏),一旦輸咗就係失敗。
創業者: 佢哋將每次嘗試(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視為學習同成長嘅機會。即使產品失敗,佢哋都會從中吸取教訓,調整策略,為下一次「賭」做更好嘅準備。呢種心態叫「從失敗中學習」(Failing Forward)。
例子: 某個新創公司嘅 App 用戶反應唔好,最後要關閉。佢哋唔會覺得自己輸咗,反而會分析失敗原因,將學到嘅嘢應用到下一個項目上。
總結:「賭性」是創業者的必備「勇氣」
所以,創業並唔係要你變成一個盲目嘅賭徒,將身家一次過掟晒落去。但成功嘅創業者,佢哋身上確實帶有咁樣一種「賭性」:
- 敢於跳出舒適圈,面對未知。
- 願意承擔經過深思熟慮同評估嘅風險。
- 相信自己嘅判斷力同執行力,並為此付出。
- 將失敗視為學習,不斷迭代成長。
呢種「賭性」,與其話係賭徒嘅僥倖,不如話係創業者洞察力、勇氣、智慧同韌性嘅綜合體。如果你想創業,你需要培養嘅,唔係去賭場搏殺嘅衝動,而係喺不確定性中,勇敢地做一個「明智嘅風險投資者」。
你認為自己身上,有幾多呢種「明智嘅賭性」呢?
—
準備好嘅話,歡迎 join 埋我哋一齊玩!我係 Kevin,連續創業者,呢個係我嘅創業修行筆記📝。每日我會分享我嘅創業心得同埋挑戰,希望可以同大家一齊行,一齊玩,一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