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出版社當了三十年漫畫編輯的鹽澤,在自己創辦的雜誌銷售不利停刊後,辭職求去。原想和漫畫拉開距離,卻因為一次契機,決定以獨立出版形式打造一本雜誌,不考慮商業市場口味,只招攬他過往編輯生涯中景仰的作者。我們也因而窺見那些被漫畫詛咒或祝福之人(或兩者皆是)的現在與過去。

第一集試讀

第一集試讀

第一集試讀

第一集試讀

第一集試讀 想賣光的漫畫

第一集試讀 死去的漫畫家
大致掌握以上架構之後,接著也得知本作三集完結,到台版終於出來的這兩年內不時在想:這會怎麼落地?雖然沒有焰光四射濃煙直冒,但本質上松本大洋描寫的是「燃燒」,是對現實的挑戰。過於直截了當的逆轉勝只是一種幻想童話,恐怕不是青年漫畫讀者期盼讀到的;然而,在挑戰後面接上挫敗,渲染悲劇色彩,可能顯得自怨自艾;節制情緒但執著於苦境的精密再現,可能會使作品失去基本的閱讀樂趣;苦難描寫得好又娛樂化得好則可能是一種剝削,把不得志者變成勵志porn的蛋白質──主流漫畫讀者為他們的姿態感動完之後隔天繼續罵非主流漫畫故弄玄虛,是我個人最不想看到的地獄圖。

第二集試讀

第二集試讀 追逐理想的鹽澤

第二集試讀 畫不出自己作品的漫畫家助手

第二集試讀

第二集試讀 編輯爭取連載的內心戲

第二集試讀 作品暢銷仍迷惘的漫畫家

第二集試讀 作品暢銷仍迷惘的漫畫家
那結果它最後到底怎麼落地?它不落地。主角積極行動的紅焰或漫畫家配角們積鬱的藍焰鼓起氣球,撐大它,等到敘事張力累積到一定程度、要求更巨大的戲劇性的瞬間,鏡頭迅速拉遠,那巨大的圓便迅速縮小,成為遠景中的一滴墨漬,甚至無法以句點之姿為任何陳述供給決絕。畫內人情哀喜,(種種構圖與畫格編排策略經營出的)畫外冷眼──兩者的消長屏除了故事過熱、過濕的環境條件。對於「感動」有所戒備的人也能安心停留。

第三集試讀 雙胞胎漫畫家

第三集試讀 銷售失利的漫畫雜誌

第三集試讀 長作的同行

第三集試讀 追求完美的漫畫家

第三集試讀 深夜的散步

第三集試讀 為短篇新作苦思
───────稍微劇透分隔線───────
要舉實例說明上述消長和不落地的話,「傘」這個象徵物貫穿的幾段敘事是最顯著的。
第一頁,貼著鹽澤姓名的黑傘被風吹走,離他而去。第九話,漫畫長作形容鹽澤像任性的小鬼頭,下一格插入鹽澤追逐黑傘的身影;於是傘不只是遮蔽物,也不只是鹽澤的自我認同了,它生出「理想」的隱喻。第二十三話,分鏡草稿卡關的長作外出散步,遇上風雨,傘也被吹走了,然而他跨步追上,重新將它抓回手中,也掌握了靈感。最終話,順利做出雜誌、開啟人生新階段的鹽澤在空中看到了他在第一話遺失的傘飛舞於空中,那顯然是幻影,不過鹽澤仍加速迎上前(突然的四長格特寫營造出的速度感,顯然在呼應長作在第二十三話的奔跑),不過雙方距離不僅沒有拉近,傘還以冰冷的傘尖相向。在角色們對新雜誌的嘉勉台詞之後,這一連串視覺表現的編排也許才真正定調了鹽澤和理想之間的關係。

第一話飛遠的傘

失去傘而復得的漫畫家

最終觸及不到傘的編輯

不撐傘的漫畫家助手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落在鹽澤和長作「陰晴/靜動」對比之外的草刈買蘋果的橋段。在他放棄撐傘(「要不要借你傘?」「不要緊,謝謝您!」),正面與世界對峙的惡魔時刻,他採取了象徵意義比前述兩個角色都還要曖昧的行動──在差點發生車禍的現場,撿起他原本要買給長作的蘋果,一口咬下。那心理不透明,和《GOGO MONSTER》或短篇漫畫裡的腐植質散發出同樣的氣味。這麼說也許不會太誇張吧:有了這一個自始至終沒有被撬開狎玩的陰暗夾層作為擔保,《東京日日》才和它的凝視對象保持一個合乎道德的距離,中性地汲取他們的挫敗。
|作者簡介|
松本大洋
1967 年出生於東京。1987 年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秋季賞準入選,從此出道。
長篇漫畫作品包括:《ZERO》、《花男》、《惡童當街》、《乒乓》、《GOGO Monster》、《No. 吾》、《竹光侍》(和永福一成合著)、《Sunny》、《羅浮宮的貓》等。另著有短篇集、畫冊,以及繪本等。
其中《竹光侍》獲得第15 回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Sunny》獲得第61 回小學館漫畫賞、2017年第20回日本文化廳Media芸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受賞。
(來自出版社官方書訊)
|書籍規格|
第一集
尺寸:A5
頁數:216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23年6月
第二集
尺寸:A5
頁數:224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7月
第三集
尺寸:A5
頁數:240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25年7月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我們的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