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 基因編輯:人類即將獲得「重生」超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基因編輯在治療遺傳疾病、延緩衰老、增強人類能力以及恢復滅絕物種方面具有潛力,基因編輯所面臨的倫理挑戰,包括安全性、脫靶效應、生殖細胞編輯爭議、社會公平以及對人類定義的哲學反思。特別是關於恐龍復活的可能性,多數認為現有技術難以實現,主要障礙在於DNA保存的極限和完整基因組重建的困難,這方面仍停留在科幻層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晨醒時空
2會員
53內容數
在科技觀察與小說創作間恣意漫步遨遊。
晨醒時空的其他內容
2025/07/19
元宇宙(Metaverse)被視為繼網際網路之後的下一代數位平台,一個虛擬、沉浸式、互聯的數位空間,正在逐步模糊虛擬與現實的界線。它不僅預示著技術的飛躍,更將對人類的工作、生活、經濟活動乃至社會結構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07/19
元宇宙(Metaverse)被視為繼網際網路之後的下一代數位平台,一個虛擬、沉浸式、互聯的數位空間,正在逐步模糊虛擬與現實的界線。它不僅預示著技術的飛躍,更將對人類的工作、生活、經濟活動乃至社會結構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07/17
核融合技術,被譽為「能源聖杯」與「未來能源之鑰」,正從科學實驗邁向商業化應用的關鍵階段。近年來,多項技術突破、龐大的資金投入和日益擴大的國際合作,使得核融合有望在2030年代初期見到首批商用電廠投入運作。
Thumbnail
2025/07/17
核融合技術,被譽為「能源聖杯」與「未來能源之鑰」,正從科學實驗邁向商業化應用的關鍵階段。近年來,多項技術突破、龐大的資金投入和日益擴大的國際合作,使得核融合有望在2030年代初期見到首批商用電廠投入運作。
Thumbnail
2025/07/01
蘋果正秘密打造下一波科技浪潮!本集節目深入剖析分析師郭明錤的獨家報告,將揭露蘋果旗下頭戴裝置專案的神秘面紗。從沉浸式的 Vision Pro 到輕巧時尚的智慧眼鏡,我們將帶你搶先看蘋果如何佈局未來,甚至可能讓智慧眼鏡成為 AirPods 的接班人!
Thumbnail
2025/07/01
蘋果正秘密打造下一波科技浪潮!本集節目深入剖析分析師郭明錤的獨家報告,將揭露蘋果旗下頭戴裝置專案的神秘面紗。從沉浸式的 Vision Pro 到輕巧時尚的智慧眼鏡,我們將帶你搶先看蘋果如何佈局未來,甚至可能讓智慧眼鏡成為 AirPods 的接班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隨著基因定序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也更有辦法完成具有複雜/大基因體生物的定序,所以大家大概都曾聽說過,哪個生物的基因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打破了之前的另外一種生物的紀錄等等。 但是,基因體大未必就一定有什麼優勢。最近的一個研究,甚至認為基因體越大壞處越多...是真的嗎?
Thumbnail
隨著基因定序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也更有辦法完成具有複雜/大基因體生物的定序,所以大家大概都曾聽說過,哪個生物的基因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打破了之前的另外一種生物的紀錄等等。 但是,基因體大未必就一定有什麼優勢。最近的一個研究,甚至認為基因體越大壞處越多...是真的嗎?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在影片中,您可以看到比爾蓋茲和馬克祖克柏承認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 DNA。您還將聽到 Carrie Madej 博士講述這是如何成為創造新人類人類 2.0 的超人類主義議程的一部分。 編輯基因組...新冠注射確實改變了人類DNA!“疫苗是專利持有人的合法財產”
Thumbnail
在影片中,您可以看到比爾蓋茲和馬克祖克柏承認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 DNA。您還將聽到 Carrie Madej 博士講述這是如何成為創造新人類人類 2.0 的超人類主義議程的一部分。 編輯基因組...新冠注射確實改變了人類DNA!“疫苗是專利持有人的合法財產”
Thumbnail
若從限制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發現(1970)的時代開始算起,人類「玩」基因,或者說,改變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工程」的歷史已有數十年。最近的CRISPR更是膾炙人口! 從這一期《自然》期刊熱騰騰剛剛出爐的基因編輯神器是:IS110!
Thumbnail
若從限制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發現(1970)的時代開始算起,人類「玩」基因,或者說,改變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工程」的歷史已有數十年。最近的CRISPR更是膾炙人口! 從這一期《自然》期刊熱騰騰剛剛出爐的基因編輯神器是:IS110!
Thumbnail
世界上,有著各式各樣思考和行為模式,都跟自己大相徑庭的人。對於這種常態,你是怎麼看的呢?
Thumbnail
世界上,有著各式各樣思考和行為模式,都跟自己大相徑庭的人。對於這種常態,你是怎麼看的呢?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基因科學的歷史發展以及基因倫理所涉及的議題,有趣的敘述方式引人入勝。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基因科學的歷史發展以及基因倫理所涉及的議題,有趣的敘述方式引人入勝。
Thumbnail
《複製天王》是追蹤過去因科學論文研究造假、濫用公款與非法交易等罪名的韓國科學家黃禹錫後日談。黃禹錫曾經因成功複製幹細胞而成為韓國人的民族英雄、有望拿下諾貝爾獎的科學家,2006年被踢爆造假而毀於一旦。在十多年過去後,如今黃禹錫依舊在他國深耕他的基因複製研究,談起過往,他有所想法,但研究卻已無法停止。
Thumbnail
《複製天王》是追蹤過去因科學論文研究造假、濫用公款與非法交易等罪名的韓國科學家黃禹錫後日談。黃禹錫曾經因成功複製幹細胞而成為韓國人的民族英雄、有望拿下諾貝爾獎的科學家,2006年被踢爆造假而毀於一旦。在十多年過去後,如今黃禹錫依舊在他國深耕他的基因複製研究,談起過往,他有所想法,但研究卻已無法停止。
Thumbnail
關於長生不老,這個問題,古往今來討論了幾千年。 討論了幾千年後,普遍得出了這個結論,精神也許可能長存,肉身則一點戲沒有。 生物學家在談到延長人類壽命時,用過這樣一個恰當的解釋:人老了,很多時候是系統性的崩潰,是大量的基因開始集體出錯,各種器官開始綜合性衰竭,不僅僅是哪裡得病治哪裡,治好了就繼續開
Thumbnail
關於長生不老,這個問題,古往今來討論了幾千年。 討論了幾千年後,普遍得出了這個結論,精神也許可能長存,肉身則一點戲沒有。 生物學家在談到延長人類壽命時,用過這樣一個恰當的解釋:人老了,很多時候是系統性的崩潰,是大量的基因開始集體出錯,各種器官開始綜合性衰竭,不僅僅是哪裡得病治哪裡,治好了就繼續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