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始,我只是想寫一篇文章。
關於一位站過世界中心的人,
關於G-Dragon,那個曾被稱為一整個時代的名字。
我不是他的粉絲。
沒有追過打榜,沒買過專輯。
只是因為一次機緣,開始查他的資料、聽他的歌、讀他的訪談。
一開始,只是想了解這個人。
我開始喜歡上他,
不是因為光芒,而是因為他的傷。
他曾經說過:「我像掉進洞裡。」
也說過:「我幾乎沒做過自己。」
那些話不是激烈的吶喊,
只是靜靜地說出來,像在自言自語,也像在替過去的自己證明,
他曾經那麼努力地活著。
有一段時間,他不再寫歌、不再出現在螢光幕前。
只說:「沉默,是我唯一的力量。」
在那些言語裡,我看到的不是挫敗,
而是一種靠近瓦解邊緣,卻還不願失去自己的掙扎。
那時,我開始對這個人,有了更多的心疼。
2024年冬天,他回來了。
不是過去那個眉眼凌厲、氣場全開的G-Dragon,
而是權志龍。
節目裡的他,有些腫、有些慢,
話語不多,笑容也只是輕輕的。
他不再主動成為焦點,甚至偶爾閃躲。
有人說他走鐘了。
說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帥,不再是神壇上的模樣。
但也有很多人說:
「這樣就很好了。」
「看見他還在,已經很開心了。」
我看著那個畫面,
忽然感覺,那樣的他,離人更近了。
他沒有精心打扮,也沒說什麼動人的話,
只是靜靜坐著,
像終於可以不表演的那種安靜。
那時的他,
不再試圖發光,卻意外地溫柔。
我不確定他當時快不快樂,
但我知道,那樣的他,是真實的。
他胖了一點,
是因為他終於不用再讓身體維持在疼痛邊緣;
他沉默了一些,
是因為他終於不用再撐起全場氣氛;
他不再完美,
卻讓人第一次,覺得他是個可以靠近的人。
而就在大家慢慢習慣這樣的他時,
他又一次站上了舞台。
開演唱會、拍畫報、接受訪談,
他重新練身體、調節狀態、整個人瘦了下來,
又回到了那個讓人驚艷的樣子,
如同多年前那個眉目銳利、氣場藏不住的G-Dragon。
人們再次驚呼:
「他回來了!」
「這才是我們認識的GD啊!」
我也開心。
怎麼會不開心呢?
看到他神采飛揚地站在燈下,
看到他在台上重新大聲唱歌的樣子,
會覺得:啊,他真的走過來了。
但如果你問我,
哪個時候的他,讓我最想為他鼓掌?
不是最瘦、最帥、最閃耀的那一刻。
而是那段,
他胖了一點、靦腆一些、坐在角落輕輕笑著的時候。
那是他不必再證明什麼的樣子,
是他選擇「還是出來見見大家吧」的那種坦然。
不是重返神壇才值得被喜歡,
而是在沒有神光的時候,也願意被看見,才真正動人。
他又回到高處了,這很好。
但我會記得,
他曾經在最安靜的時候,也在。
我會記得,
那個胖了一點的他,笑起來真可愛,
像是從遠遠的舞台上,終於走進人群,
讓人想說一句:
你這樣就很好。真的。
不是因為你重新發光了我們才喜歡你,
而是你什麼都不做的樣子,
就已經,夠好了。
願你未來每一次站上舞台,
都不再是為了證明自己,
而是因為你想,
因為你喜歡,
因為你終於,可以自由地唱。
謝謝你還在。
不管是哪一個版本的你,
我們都會記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