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們都說溫以凡很冷。
說她有距離感,說她不主動、不好親近、不太會說話。
說她工作幹練但不夠溫柔,說她情緒穩定得像沒有情緒。但沒人問過她,是不是其實只是不敢熱。
⸻
她不是沒想過靠近。
只是每次伸手,都沒有被接住。
所以她才學會,把手藏好;
學會話少一點、期待少一點、情緒收斂一點。
因為太早明白,那些情緒太多的人,總是最容易被責怪。
她不是真的冷,只是太早明白,「不麻煩別人」才是最安全的生存法則。
⸻
她也曾熱烈過。
高中的她,會早起準備便當、會記得別人的每一場考試,
會在下雨天為朋友送傘、會在別人受傷時留下紙條說加油。
她是個熱的人。只是那份熱,沒有被好好接住,反而讓她被貼上「越界」、「討好」、「太多事」的標籤。
後來她學會不說話。
不是沒話說,是不想再讓誰有機會,輕易推開她。
⸻
她太晚才遇到那個,願意用同樣溫度回應她熱的人。
桑延不是要她變熱,他只是站在那裡,不退。
不急著靠近,也不因她冷就走開。
他讓她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可以走近,讓她的熱有地方落腳,讓她的冷不再是防備。
⸻
那晚她夢遊醒來,站在門邊,什麼都沒說。
他沒有問她為什麼,只是悄悄在她腳邊鋪了軟墊,在她夢遊的路上點了燈。
那是她第一次發現,
原來,有些人是可以靠近的;有些溫暖,是不需要開口就會為你留著的。
那天她沒說謝謝。她只是多看了他一眼,然後轉身進屋。
但她心裡很清楚,自己剛剛放下了一塊石頭。
一塊她一直以為,再也不可能鬆開的石頭。
⸻
後來有一天,輪到他累了。
他難得沉默了一整晚,回家後什麼都沒說。
她沒有問他怎麼了,只是坐在他旁邊,開了一罐汽水,默默遞過去。
過了幾分鐘,她第一次主動伸手,輕輕碰了碰他的肩,低聲說:「你可以不說,但我在。」
那一刻,他回頭看她,眼裡一閃而過的震動,她記得很久。
原來,靠近也可以是這樣的方式,不是撲過去的擁抱,而是讓對方知道,你一直都在、而且不會走。
那一晚,是她第一次主動說話安慰別人。
不是因為她變得多熱情,而是因為她知道了:愛,不一定要很大聲。
⸻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看起來冷,其實只是太久沒被理解;
習慣沉默,是因為說了太多次都沒人聽;
不主動,是因為你知道,真正願意留下來的人,不需要你一直證明自己值得。
⸻
她不是冰,她只是站在風裡太久了。
當你終於靠近她,才會知道她的手其實很暖,心更軟,記性又好。
那些她沒說出口的關心、沒表現出來的體貼,都默默被藏進了日常的每一個細節裡。
只是你要夠慢,才看得見。
⸻
願我們都能被好好接住,
也願我們學會接住那些,看起來有點冷的人。
因為他們只是太久沒被問一句:「你還好嗎?」
他們只是,還在等那個,讓他們願意變得柔軟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