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上的倒數從「10」開始閃爍,每一秒彷彿劃破空氣。Ω系統在最後階段進入「重啟模式」,環境中所有設備開始自動同步,Mosaic資料庫的記憶封存程序也啟動。
林湛站在主機室中央,手緊握著那枚印有Ω符號的記憶載體晶片,裡面儲存著他與所有記得者的共同記憶——從最初的7/5,到Project17、光球、靜止的二十分鐘、甚至「第十三人」的聲音片段,全都一應俱全。
他的眼前浮現三個選項,Ω主機用最簡潔的語言提出終極問題:【選擇一】:保留記憶,讓現實重啟。
所有人保有對7/5事件的記憶,但災難將再次循環發生,未來無法改變。
【選擇二】:清除記憶,保存現實。
全體記得者將遺忘一切關於災難的資訊,但世界將在未來維持穩定五十年,災難延後或消失。
【選擇三】:手動反轉演算邏輯。
系統將根據林湛意識中最深層的信念重建現實,但結果完全不可預測,可能帶來未知災變或解放。
【倒數:10 秒】
林湛想起簡沐晴曾對他說過的話:
「記憶是我們活過的證明,但不是未來的保證。未來只屬於我們選擇的那一刻。」
他低頭看向晶片,指尖微微發抖。
【倒數:9 秒】
畫面閃過沈教授曾說的話:
「Project17原初設計的不是武器,是試圖預測人類‘自我拯救’的可能性。只要還有人願意相信,那個可能就存在。」
【倒數:8 到 5 秒】
Ω系統啟動「神經意識預掃」程序,開始讀取林湛的腦內記憶與情感強度。他看到:
自己跪在災難中心,試圖撿起散落一地的孩子玩具;
看見簡沐晴從靜止狀態中緩慢睜開雙眼;
聽見那段只有他記得的倒數聲:「...5...4...」
這不是資料,這是痛苦、選擇與愛的結晶。
【倒數:4 到 3 秒】
簡沐晴透過通訊系統傳來最後一句話:
「我知道你會選擇第三項……你從來就不是為了自己活著。」
林湛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對Ω主機說:
「進入手動重建模式。接管演算核心。」
【倒數:2 秒】
Ω主機警告:
「系統將依據主意識啟動無限反演。請輸入單一句子作為‘未來基點’。」
林湛望向遠方,一字一句地說出:
「讓所有人的記憶成為未來的光。」
【倒數:1 秒】
Ω主機停止閃爍,空間陷入寂靜。沒有災難爆發,沒有天空裂開,也沒有光球降臨。
反而,時間開始倒轉。
不是肉眼可見的倒轉,而是一種潛意識的重組──所有曾經經歷過的痛苦、恐懼與死亡,化為一條條溫暖的線,在人們腦中留下模糊卻無法忽視的警示。
記憶不再是負擔,而是直覺。不是明確地「知道了什麼」,而是「感覺該怎麼活」。
【0 秒:新世界】
林湛睜開眼,站在一所高中講台前。
陽光灑入教室,學生們正在討論關於「人類意識集體同步」的課題。他看見窗外遠方,Ω塔靜靜佇立,但不再是軍方控制的禁地,而是一座開放的公共記憶研究所。
簡沐晴走進教室,輕聲說:
「湛,你記得我們曾經選擇過什麼嗎?」
林湛微笑,回答:
「我記得……但我不需要再解釋。因為世界,正在走向它該走的方向。」
**章末場景**
Ω資料庫深處,仍保留一份封存的記錄檔案,標題是:
「第29次世界重建計畫|代號:林湛
」
這是一段永遠不會被打開的檔案,除非世界再次走向終點。